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二分。坎头村分八保山东边的十七口矿井,倍磊村分山西边的十一口矿井。」
陈大成自然不能同意:「差了六口井。我倍磊陈氏吃了大亏!」
吴惟忠怒道:「不服是吧?那就打喽?大不了打个吊蛋精光。一命换一命,你们倍磊村死光了,我们坎头村还剩一千人呢!到时候二十八井全是我们坎头村的。」
陈大成其实心知肚明,这麽打下去对陈氏族人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还不如就坡下驴。
陈大成转头望向林十三:「林老爷,您看他这哪像个谈判的样子?谈判谈判,总要有的谈才行!」
林十三道:「吴族长,这样吧。你卖我个面子,匀一口矿井给倍磊村以表讲和的诚意。」
「二十八口井,十六口归坎头村。十二口归倍磊村。」
吴惟忠思索良久,横竖比死敌多了四口井,面子算是保住了。倍磊村真要是打到底,坎头村也没好日子过。
于是吴惟忠答应了下来:「好吧,就给林老爷一个面子。我们要十六口井,给你们十二口。」
双方协议达成,这场械斗算是结束了。
两村开始在雅雀台械斗场上收敛尸体丶救治伤者。
这场械斗,坎头村死了一百二十人,倍磊村死了一百六十人。重伤丶轻伤者不计其数。
林十三跟戚继光先住到了坎头村的祠堂里。连着三天苦劝吴惟忠带着族人投军,吴惟忠的态度异常坚决:龟儿子才当兵。
林十三和戚继光大为苦恼。
这日在祠堂之中,戚继光与林十三商量:「若陈丶吴两姓铁了心不愿从军。还请林传奉帮忙,在给皇上的奏疏中讲明,义乌人性野难驯,不宜当兵。」
「省得朝廷一道旨意下来,命他们从军。他们不从就成了抗旨。胡部堂得派兵来清剿。」
「抗倭前线吃紧。后方万万不能再乱了。」
戚继光明摆着是让林十三欺君。
林十三为了大局却一口答应了下来:「好,就按你所说上奏。」
就在此时,总督府派来了信差,信差呈上了新军的待遇条陈。
林十三和戚继光看后眼前一亮。好家夥,胡部堂真下血本!颇有几分「本部堂不过了」的气势。
这麽优厚的待遇,若吴惟忠丶陈大成看了,或许能否改变心意。
于是二人再次找到了吴惟忠。
林十三笑道:「吴族长,恭喜你们啊!」
吴惟忠问:「喜从何来?」
林十三道:「浙直总督府开出了新军的待遇。只要你带着族人当兵,每人每天发精米三斤,肉蔬若干。保证你们能吃得饱。」
「饷银方面,每人每月发给三两半。一年就是四十两银子!」
「还有赏银。每杀一名倭寇,赏银三十两!」
「这样优厚的待遇,远比你们蹲在矿井里挖矿赚得多的多!」
「我听说挖矿是个苦差事。下井十年八载,必得绝症肺血病。你又何必固执?」
吴惟忠一口.拒绝!
吴惟忠根本不信任官府:「呵,这当兵的粮饷丶赏银听着是很诱人。」
「可我晓得官府的尿性!」
「若一打仗,官府就把我们往要命的地方派,借倭寇之手一次就把我们给除了,再派兵进驻八保山,抢走铜矿」
「哎呀!真是好盘算!」
林十三连忙道:「我以钦差的名义担保,总督府绝不是这个意思。」
戚继光附和:「若你们当了兵,我会亲自统领你们,将你们练成一支百战百胜的精兵」
吴惟忠根本不信:「官字两张口,糊弄完上面糊弄下面。青楼里的女表子也有两张口,上面吞完下面吞。」
「当官的和女表子有什麽区别?女表子的话谁信谁是蠢猪。同样的,当官的话谁信谁是蠢猪!」
吴惟忠对官府的成见如此之深,但不得不说,很有道理。
吴惟忠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与其当兵被当官的耍弄,还不如守着铜矿,凭力气吃饭安逸呢!」
劝不动吴惟忠,林十三和戚继光无奈,离开坎头村去了倍磊村劝陈大成。
陈大成的态度跟吴惟忠出奇的一致:打死不当兵,官府不可信。
林十三无奈,偷偷找到戚继光商议:「戚将军,其实我有个法子,能让两村人同意当兵。只是这法子有些阴损。」
戚继光问:「什麽法子,林传奉请说。」
林十三叹了声:「唉,京官们私下都说,我林十三是个弄权的小人。这一遭为了抗倭大业,我可能真要当一回小人了。」
「戚将军,我来了乌南十几日有个心得。乌南人最大的特点是有仇必报。」
「坎头村和倍磊村打了几百年,不就是因为一个『仇』字?」
「假如,我是说假如啊。有一股倭寇潜入八保山中,将二十八口矿井的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