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明太祖的神主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来自天南地北,口音各不相同,然而,造反的理由却非常类似——饿得活不下去,只好杀官造反。
    当问到第十八个时,对面的囚犯没有回答,而是伏在地上嚎啕大哭。
    “哭什么,站起来,站起来,”程虎回过头,厉声呵斥,“咱们反就反了,何必哭给朱家小儿看。”
    朱慈烺沉着脸,环顾四周,所有人脸上都有不忍之色。尤其是赵大勇等顺营出身的士兵,已经开始悄悄抹眼泪。
    就连刚刚加入近卫营的饶阳新兵,亦不禁动容。
    数十个囚犯,代表了数十个消逝的村庄,每一个村庄,都有一段悲惨的故事。
    崇祯年间,大江南北到处都是天灾,到处都在打仗,为了筹集军饷军粮,类似的惨剧实在太多了。
    多到没有人会质疑真实性。相反,若某个顺兵说不是活不下去,而是为了升官发财才造反,那才是天大的怪事。
    可是,自己饿得活不下去,就应该杀官造反,让别人也活不下去吗?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
    比如说,侯洵在河南镇压闯营的时候,曾经愤怒地质问被俘虏的闯营士兵:“你们为何不老老实实地在家饿死,而要出来给朝廷捣乱?难道你们以为造反就不会死吗?”
    负责镇压张献忠的杨嗣昌也是这个意思,他曾经作诗讥讽西营的官兵,说他们“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
    程虎听过这些传闻,也想过这些说法是否正确,答案当然是“狗屁不通”。他冷冷地盯着朱慈烺,看看这个人能说出什么新花样来。
    嗯,肚子里的坏水,多半和侯洵、杨嗣昌一样,一丘之貉。
    “没错,朝廷有负于诸位,有负于你们每一个人。可是……”
    朱慈烺回到程虎面前,厉声道:“你们是大明的子民,杀了狗官之后,本可以拿着抢到的财物,买些粮食,躲到深山老林里过活。河南已经没有官兵了,今年春天,你可以留在家乡种地……然而,你们选择攻打京城,推翻朝廷。”
    程虎挺直了腰板,大声答道:“皇帝无道,天下人共诛之。推翻朝廷,天下就太平了。”
    “现在呢,太平了吗?”
    朱慈烺指着京城的方向,继续道:“你们痛杀官兵的时候,卢象升、赵率教、满桂……他们在和鞑子打仗。你们造反的时候,朝廷在为他们凑集粮饷。现在,朝廷被你们推倒了,鞑子入关了,你们打赢鞑子了吗?若鞑子夺了汉家江山,你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祖宗?”
    此话一出,程虎顿时语塞。
    造反,他当然有正当的理由,没什么可愧疚的。可是,推翻大明之后呢?
    推翻大明之后,李顺就变成了新的朝廷,顺军就要背负起抗击异族入侵的使命。
    若办不到,顺军就不配建立新的王朝,就不配坐江山。
    想到这里,程虎大声高呼:“闯王一定能击垮鞑子,把鞑子赶回辽东去。”
    朱慈烺继续追问:“若是不能呢?”
    “怎会不能?”
    “闯王麾下猛将如云,怎会打不垮鞑子。”
    “咱们还有五个省,四十万兵马,一人一口唾沫,也把鞑子淹死了。”
    一时间,在场囚犯纷纷开口,你一言我一语,为李自成辩护起来。
    他们和天下人一样,觉得回陕西休息养生两年,闯王便能重整旗鼓。
    只要闯王打败清军,造反就是正义的,即便今天死在饶阳,也无愧于天地。
    嗯,一定是这样。
    就在这时,障镇楼上响起急促的钟声。
    “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
    大家抬头看去,只见远处城楼的最高处,一面旗帜正在反复摇晃,那是敌军已至的信号。
    接着,另外两座城楼也发出类似的示警。
    朱慈烺知道,清军大队已抵达城下,并对所有城门进行监视,轻骑逃跑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他转过身去,从一个士兵手里拿出一支带血的羽箭,抛到程虎的脚下。
    前排的几个囚犯一看,认出这是清军惯用的铁镞梅针箭,箭体细而尖,破甲能力极强。
    箭杆上刻着的满文名字,证实了这一点。
    朱慈烺道:“现在,城外就有半个牛录,一百五十多个鞑子。你们愿意死在本宫手上,还是追随本宫一起杀鞑子,死在战场上?”
    “杀鞑子,杀鞑子,”赵大勇等人高举手中兵刃,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声。
    院内的囚犯们面面相觑,忽然间心中升起一丝迟疑。
    若是因为造反之罪被处决,他们一万个不服气。就算死后化为厉鬼,也不让眼前的东宫太子好过。
    可是……因惧怕清军,拒绝上战场而被砍头,就有点不好听了。
    程虎冷笑道:“怎么?鞑子来了,你才想起我们来,想让我们当炮灰?”
    他转过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