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诸国众生+惊天逆转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南面周国强大,僵持百年,一时决不出高下。
    听说辽国数次出兵高丽,迫使其俯首称臣。
    这下高丽更难,既要卑躬屈膝维持与北面辽国的关系,又要维护好与周国的关系。
    至于他们是想借周国抗衡辽国,还是怕以后周国北上击败辽国又会兵加高丽,这谁也不知道。
    占城山国的使节较为傲慢,领头的皮肤焦黑,像被火烤过似的。
    他们下巴抬得高,见高台上的繁冗祭祀典礼,颇为不屑。
    她在书里看过,占城山国在大周西南,国境内山地纵横,崇山峻岭,有些山峰高处终年积雪,千年不化。
    他们的士兵北上就没有本事,但在山地里作战十分勇猛,如猴子般徒手攀岩上树,在山间疾如风。前朝行将就木时,他们叛离朝廷,数万大军平叛全军覆没。
    本朝太祖皇帝收复西南时带去的多是北方士兵,以骑兵和重甲步军为主力,见此情形无奈叹息,只得收兵,默认占城山国的独立。
    他们原本就对周国不服,如今见西南战事三年僵持不下,朝廷无法平定,越发骄狂。
    至于吐蕃诸部来的,他们人数最多,却是最恭恭敬敬跟随礼部官员安排,该磕头就磕头,该站直就站直的。
    吐蕃人部族林立,而且与辽国、占城山国、高丽国等不同,对中原的文化礼仪并不尊崇,他们来朝贡的目的很简单,用马匹换钱。
    他们恭恭敬敬来磕头,带着马来,朝廷就给他们钱。
    而最为不恭敬的则是辽国的使者。
    礼部官员要求下拜时,带头的却称他们没这样的礼仪,与汉人不同,拒绝下拜。
    礼部负责在场指挥的官员差点与他们闹起来,被父亲曹晚林阻止。
    官员气得脸上涨红,最终只能咬牙忍下来。
    她心里紧张起来,心想今天的事只怕不会太平。
    祭拜结束回到皇城已是下午,北宫中灯火璀璨,宫墙院落挂满宫灯。
    长庆殿内外已摆好数百桌酒宴,宴请百官与各国使节。
    五品以下坐殿外的酒宴,其余高官及皇亲国戚则得入殿内,各国使团的领队人物也得以在殿内落座。
    皇家宴会排场自然不小,美味珍馐,奇瓜异果,山珍海味,足有六七十种。
    而外面的桌上则有三四十种,高低贵贱,层次分明。
    曹颖不得入座,她挺直腰杆侍奉在皇后身边,走一天路,又笔直站着,其实十分劳累,腿脚生疼,不过她早习惯了,没显露一点。
    群臣依次朝贺,而居首位的就是令她无比崇敬的吴相公。
    但今日吴相公似乎面有愁容,眉头紧锁,说话时甚至有些词句错乱了。
    反常的是陛下竟没怪罪,反而安慰:“吴相公勿需多虑,过节就该开开心心。”
    几位宰相之后,便是两位皇子。
    卫王恭贺后自作聪明道:“父皇,恕儿臣多嘴,辽国和占城国的使者颇为不恭敬,来者不善啊。
    这些都是赵立宽导致的,如果不是他一意孤行要打下去,哪会给他们机会。”
    曹颖听了都直皱眉,觉得这卫王就像个孩子。
    辽国人和占城国人来者不善,长眼睛的都能看出来,用得着他在这说。
    目的是为引出后面的赵立宽的事。
    可陛下既已同意赵立宽打下去,那这不就是一直在给陛下添堵吗。
    卫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他如今可不是天子,连皇储都不是。
    果然,陛下面无表情道:“说完了吗。”
    “启禀陛下,说完了。”
    陛下似漫不经心转移了话题:“让你协理户部,最近户部的事有没有上心。
    “禀父皇,儿臣兢兢业业,大事小事不敢放过,都一一处理,从未懈怠!”卫王连拱手表示。
    陛下意味深长看了一眼:“你退下吧。”
    随后就是郑亲王。
    郑王一面恭贺,一面在其中提了自己兢兢业业,为今天的礼仪典礼与礼部,鸿胪寺协调奔走的功劳。
    陛下点头,没说什么。
    反而低声嘱咐:“中秋佳节,是人间团圆的节日,当初你举荐资助的人还在前线浴血。
    纵使有犯众怒之处,然家人独居在京,你该关照一二,别寒了人心。”
    曹颖立即听出话外之音。
    陛下的意思是郑王应该有担当,关心关心他举荐起来的人,哪怕他犯了众怒。
    这是在提点教育,难道陛下对郑亲王更中意?
    她觉得更有可能是方才卫王太蠢笨,让陛下失望。
    没想郑王也丝毫没理会陛下的意思,拱手道:“父皇,儿臣确实提携过赵立宽,盖因被其迷惑。
    其人确实有才干,但刚愎自用,不知进退,自大到自以为朝中滚滚主公之见不如他一人。
    其所言所行儿臣实不认同,此人的事也断与儿臣没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