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寂静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一位浑身泥泞瘦骨嶙峋的老太太,还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女孩抱着受伤的老太太在城墙下嚎哭。
    将士们起了恻隐之心,放下箩筐把她们吊上来。
    老太太大腿上中箭,六七岁的女孩浑身污秽,臭气熏天,无助抱着她一个劲哭,不敢抬头,不敢说话。
    询问后老人开口,才知道她们是奶奶和孙女。
    原本是一家四口,家就在安州城外,有果园和田地。
    年初朝廷大军南下,安州打起来的时候他们一家逃到安州东面山里,找个山洞藏起来。
    后来两边一直打来打去,家被拆了,田地荒了,果园被砍了,他们也不敢出来。
    到五月带去的粮食吃完了,父亲出去找吃的然后就没回来。
    母亲没办法,出去找些山果野菜,打洞里的蝙蝠、老鼠吃。
    到六月初也支撑不下去,就出去找父亲,也没回来。
    只剩下奶奶和孙女相依为命。
    最后饿得实在没办法,奶奶只敢在夜里出山洞去给孙女找吃的。
    一开始什么都找不到,只能靠树皮和土填饱肚子。
    后来在城外战场上找到了。
    她们就夜里觅食,坚持一个多月,直到被发现。
    赵立宽第一时间到了城头。
    听完她们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她们靠吃什么又支撑了一个多月。
    只有战场上能找到的食物还有什么......
    老奶奶眼神麻木,请求以死赔罪,只希望饶了孙女,她还小,什么都不懂。
    赵立宽当时便五味杂陈。
    或许没有孙女,说不定奶奶早死了,不会每天晚上艰难的像老鼠一样来战场上找吃的。
    多数将士都心生怜悯,不忍去看。
    只有当夜当值的指挥使段思全不为所动,说她们犯死罪,法不容情。
    赵立宽倒没有违众,令军医给老奶奶治疗,把她们留下。
    小孙女叫朴秀,交给钟剑屏,安排给亲兵们洗衣服。
    老太太姓黄,在马厩给她安排个窝铺,让她先养伤,之后帮忙喂马。
    就是再硬的心,见多这些人间疾苦都被磨软一些。
    那一万八千两,赵立宽心里知道,他是带不回家了。
    憧憬的美好生活,又一次烟消云散。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现在怎么这么恨这句话!
    ......
    在安州的日子,赵立宽每天都会轮着去各营蹭饭,时不时留宿各营,与将士们一起开卧谈会,谈天说地,纵论古今。
    多和士兵们交流培养感情,也让军需官没法上下其手。
    赵立宽上高中大学的时候,每次读史书,一说名将,必然不说他们的战术战法,总说与士兵同甘共苦之类的。
    他既不理解也觉得太假,和士兵同甘共苦就能打胜仗?这也太扯了。
    但自己亲身经历后才明白这有多难。
    像他这种率领两万多军队的将领所掌控的资源实在太多。
    每个月粮草、皮革、箭矢、铁等经手无数。
    光是粮草补给每月就有一万多石,箭矢十万发左右,其余战略物资不计其数。
    光这些东西就价值连城。
    为不掣肘战争,对统军将领在物资使用上的审察也是最宽松的,只有战功有监军使认真省察。
    说白了皇帝不怕大将浪费,就把大将打不赢,一但打不赢,节省再多都没用。一旦打赢了,付出再多都甘心。
    而且两万多大军的军饷都是通过他发下去。
    除各种补给,他这每月还有两万贯左右的钱经手。
    要知道即便在物价飞涨的前线一贯钱也能买一石米,一百二十斤左右!
    每个月这么多物资经手,就是随便添点油也能腰缠万贯。
    还有几万人可以使唤。
    身为大帅指挥几万人部队,每天调动一百人伺候自己不过分吧?
    这一百人二十个打猎,二十个钓鱼,二十个采买,二十个负责洗漱穿戴,二十个准备车马出行。
    就是土皇帝的生活。
    在这种诱惑下,还能放下享受不被诱惑,和士兵同甘共苦,需要非常大的毅力。
    而常在军中的将士们也是明白其中关键的,面对这样的主将他们自然拥护。
    所以也有可能不是那些人与士兵同甘共苦而成为名将,而是与士兵同甘共苦让那些人获得成为名将青史留名的机会。
    赵立宽是个贪图享受的人,但他不断用史书中哪些例子来规劝自己。
    最终在心中驯服了自己,理智的选择和将士们同甘共苦。
    当然,他也给自己留了些许特殊享受,那就是钟剑屏给他站岗。
    在里面站那种。
    ......
    整个六月,无论叛军如何叫骂,如何送战书,安州城头依旧高挂免战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