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回什么京,现在想回也回不了。”
众人都笑起来。
“我等都在前线,也不必拐弯抹角,就说安州的局势,即便安抚使再嘴硬死撑,又能到什么时候?”
“对啊,叛军势大,就算吃了几次败仗也是头骆驼,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拿什么和人家碰。”
“说句难听的,安抚使就是年轻气傲,小赢几场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哪像王侍郎这般为百姓出头,T替百姓说话。
我听说王侍郎已上奏弹劾,为百姓说话,实在是我们西南的救星啊。”
“是啊是啊......”众人附和。
“来来来,大伙敬王侍郎一杯。”众人说着纷纷起身。
王不温也不推辞,高兴的同饮一杯。
漂亮话谁都会说。
别说现在,自先秦孔孟之道盛行以来,为黎民百姓就成一种正道,谁做大事都要说上两句。
为官更是时刻不能离了嘴。
但光鲜的话语背后,却是赤裸裸的政治站位。
官场上的气氛格外敏感,户部侍郎弹劾安抚使的消息是根本瞒不住的。
几乎所有稍有眼力劲,还想往上爬的官员,一听说此事后立即明白站队的时候到了。
只要站对了位置,以后就有机会往上爬。
不过并非所有官员都急着趟洪水,这里不是京城。
但除了努力调度粮草,指挥民夫尽心尽力的泸州知州吴言君,同知周康等一行人;以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装糊涂的尚书左仆射司马忠外,所有选择站队的人都站到他这边来。
倒不是他背后是卫亲王的缘故,这些地方上的官员不知道京城的情况。
只是两万打五万,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择,明白该站在谁一边。
只要战打不赢,朝廷问罪,弹劾什么都是对的。
大伙推杯换盏,宾主尽欢,楼下街道两侧都是灾民,难闻的味道顺着窗户进到二楼,官员们不耐烦让店家关上窗户。
店家赔笑,连去照做。
就在这时,下方街道越发吵闹起来,即便关上窗户也吵闹无比。
王丕温忍无可忍,一把将酒杯砸在桌上,“这些刁民,无法无天了!”
“王侍郎莫怪,我下去收拾。”一名官员连起身献媚,随后噔噔噔下楼。
但去了许久没也没消息。
楼下更加吵闹了,街道上乱哄哄的,似乎打起来了。
王丕温烦躁,把手中筷子也拍在桌上。
为他们操劳,养活他们,连口饭也吃不好。
江阳判官连起身:“王侍郎稍安勿躁,下官这就去看。”
可他这一去,大约一刻钟也不见动静,再没上来。
在场人都发觉不对了。
几个人蠢蠢欲动又欲言又止。
王不温道:“打开看看!”
众人连起身,打开窗户,难闻的味道顿时又涌进来。
随之而来的还有敲锣打鼓的声音。
“什么情况?”
“......719......“
“好像是捷报!“
王丕温再端不住架子,亲自起身到窗前,就见一队身着红衣的官差敲锣打鼓,正在江边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说着什么。
众多灾民百姓里里外外围着,手舞足蹈,欢欣鼓舞,人群中时不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但距离有点远,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王不温皱眉,心里有些不详的预感,“过去个人看看,他们在说什么。”
刚有官员自告奋勇,又被他他叫住,想起之前两个一去不复返的,他改口让楼梯口的亲随去。
随从答应下楼,穿过街道人群,努力往前面挤。
有人皱眉说:“这架势难道是前线有捷报?”
其余人犹豫:“不可能吧,官家只有两万,能守住安州已经阿弥陀佛。”
“也是,也可能像上个月,又投降了叛军粮草之类的。”
“必是如此了………………”
酒楼里沉默下来,一桌子美酒佳肴也没人去动,酒家一句话也不敢说。
沉默蔓延,越发诡异,慢慢就演变成一种隐约的不安,却没人敢说话点破。
什么样的捷报?
之前那两个下去的官员为什么不回来。
很快,噔噔噔的上楼声踩在众人心上,满面通红的随从冲上了楼。
“什么情况?”王丕温开口。
众人目光齐刷刷汇聚过去,随从欲言又止,目光闪烁。
王丕温明白过来,随从是多年跟随他的心腹了,便开口道:“走,回家去说。”
在场官员不干了:“王侍郎,有什么话不能当着自己人说的。”
“就是,我等甘为王侍郎犬马,若有事说出来大伙一块商量商量对策啊,何必见外外......”
王丕温见他们都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