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改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次日,旭日东升时,高宁英穿一身红色圆领官袍,戴着黑色幞头官帽,英姿飒爽。
    一大早就叫他起来,洗漱后坐上马车往宣州衙门赶去。
    “你少说话,跟我多学。”路上高宁英一面整理自己官服一面嘱咐。
    高宁英如今官职是三交节度军司马,代郡王手下第二人,初秋代郡王高思德北上镇守仙人关,宣州及周边两州十二县暂由其代管。
    高家满门英烈,高宁英上面还有个哥哥,死在与辽人的战争之中,二姐外嫁南方大庆府,以至高家如今只剩她一个独女。
    奇怪的是高郡王居然把独女嫁给他这个从小在郡王府养大的男丁,也不是召赘,还在府中分一独院给两口子为家。
    赵立宽立即想,莫非他是什么隐世大族之后!一招手就能把所有普通人碾成渣渣,让媳妇跪舔那种!
    “到地方了,别傻笑,下车!”
    高宁英无情打断他美梦。
    他跟着媳妇到官署点卯,各司各衙门人员无缺。
    她坐在高堂红漆木桌前发号施令,下方数十官吏一言不发不敢仰视。
    宣州归化军指挥史超汇报布防情况后,当天官府官务就差不多了。
    随后点齐三交节度掌书记、宣州通判、宣州判官、推官、司户参军、录事参军等十余位官员,又叫上二十多名衙役后,一同到官署后方的府库点对税物。
    一直忙活到中午,在众官员监督下,所有物资和各州县报上的账目都对上了。
    在场所有人都松口气,随后一些官员拍马屁道:“短短两日账目全算清,军司马之才我等不及也。”
    “军司马才干优精优,不愧郡王之后!”
    “是啊是啊......”
    赵立宽旁边听着不爽,这些老家伙,这都我干的活关她什么事。
    处理完公务,在官署草草吃过午饭,郡王府朱管事神色匆匆带来一个坏消息。
    府中的商铺上月又亏损了。
    听到这高宁英皱起眉头,屏退左右,只留下朱管事和他。
    赵立宽惊讶:“郡王府还在乎几个商铺?”
    “你不懂,节帅府养着前线上万将士。”高宁英道。
    “上万人!”他更惊讶。
    四十来岁瘦高朱管事在旁解释:“姑爷有所不知,京城太远,运钱粮劳民伤财耗费巨大,不可能全从南方运。”
    高宁英随口说:“平日不是只知道读你的圣贤书,不理这些事吗?”
    “你叫学习的,我这人最听媳妇的话。”
    “油嘴滑舌。”高宁英说着接过朱管事的账目看起来,“分水街上的五家店铺......过去看看吧。”
    路上,高宁英无事,随口给他讲了如今府中难处。
    三交重镇三州十二县有官田两万二千余亩,以及高家私田八千亩,以及各州县中十八家铺面都归郡王府管辖。
    朝廷这么做目的就是让郡王府自己养兵抗击北方辽人,镇守北疆。
    可过去几年随着辽军频繁入寇,驻军增加,府中越发入不敷出。
    高宁英忧心忡忡:“去年军饷不足,父亲请奏朝廷,陛下虽准奏从京城运钱救急,也下口谕斥责父亲,又加高府良田两千亩。”
    赵立宽被郡王府的庞大财产震惊,也立即明白危机所在,“如果今年再向朝廷要钱,皇帝可能更生气了。”
    “去年南方出问题,朝廷连吃几场败仗,也要钱粮。”
    他们说着很快到地方,分水街处于宣州正中,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是北上“边市”与辽国各部百姓交易的必经之地。
    两边茶楼、酒肆、药铺乃至青楼一应俱全。
    赵立宽才跳下车就纳闷,按这人流量,卖什么都不该生意差啊。
    不过实际看过高府连成一片的五个铺面后,赵立宽却心里有数。
    高宁英愁眉不展叫来展柜账房等询问。
    这五个铺面连排,被开成一处非常宽大的的酒楼,二楼带歇脚店。
    “连续几月来一直亏钱,怎么回事?”高宁英质问。
    “小姐,我等已是尽心尽力,店里的伙计们卖力,每日不敢懈怠,都按着去洛阳学的法子做,前几天罗叔累晕过去,还是不见成效......”展柜哭丧着脸告苦。
    高宁英蹙眉,她也没办法,她从小擅长军中事务,对于打理家产,经商赚钱也是一窍不通。
    赵立宽开口:“我有办法。”
    高宁英听到这话先是惊讶回头看他一眼,随即赶紧踢他一脚,小声说:“别胡说八道,你知道什么。”
    赵立宽不是以前那个没脑子自尊心又脆弱的书生,不觉得脸面受损,而是听出媳妇话中袒护,这种事不能乱说话的。
    这是郡王府的产业,也是公家的。
    “我知道问题出在哪。”他更坚定要为傲娇媳妇排忧解难了:“照我说的不说赚多少,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