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代军战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军必须与其对接完毕,安排好各军各营补给才能北上作战。
    但为以防万一,尽快巩固中阳防线,阻止代军南下。
    赵立宽只能采取梯次增援。
    先让落成勇率两千步军紧急只带少量干粮北上。
    不带马军是因为草料运输不及时,短时间准备的大畜只能保障人的吃喝拉撒。
    随后再优先补给后面的马步军二十营,让田开荣率领北上,于后方的分水县作为支援预备队。
    这样余下的四万多大军,就可以从容安排补给,准备好后,安排好战术再开往战场。
    到临州城外时,诸多文武数十人出城迎接。
    赵立宽以军情紧急为由谢绝他们的酒宴邀请,只喝了接风酒,并安抚地方官员,让他们不用担心,朝廷大军一到,代军不足为惧。
    随后下令各军不得入城,所有部队在城外扎营。
    规划好各军营地位置,随后立即带着军司马等军需官一道去与转运使孔及其麾下官员对接粮草事宜。
    各地军通常由统军率领,而各地征发上来的民夫则由乡长、里正等领各村按朝廷安排的份额去县城汇合。
    每县按人口多少不一,最后征发的人也多少不一,一般每个县都超过千人。
    基本都由县丞率领,如有特殊情况,也会有少量知县,主簿等率队的情况。
    直接到指定位置向朝廷指派的装运使汇合。
    而军司马等军需官就需要在转运使安排下与这些县丞对接好,安排好他们的行进路径,每天要运输的量等。
    这些工作,至少也需要两三天。
    当天晚上,临州知州找到他,说有件事需要他处置。
    原来他们临州守军抓了二十六个从北面逃回来的逃兵,监押在州城牢房里。
    按理逃兵当斩,但因为他们都是朝廷禁军。
    当地官员也不敢轻易处理,问转运使兵部尚书,他说等安抚使到了处置。
    赵立宽令他们将二十六人带出来见他。
    当二十六个逃兵带到大帐外的空地上,见甲胄森严,刀枪明亮的亲兵后吓得战战兢兢,有人直接吓尿了。
    都以为要杀他们,战战兢兢哭喊叫冤。
    赵立宽没说话,钟剑屏等亲兵上前,高声报出他的身份:“你们面前的是朝廷殿前都指挥使,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冠军大将军,天子亲命的西南安抚制置大使,总帅西北诸军!”
    众逃兵一脸茫然,只知道不断磕头求饶。
    赵立宽想到了某个名场面。
    眼神示意钟剑屏不必说了,随后往前两步,背手对二十多人道:“别跪了,坐吧,都别紧张。
    我是皇帝派来统帅西北所有军队的,你们把所见所闻都给我说一遍,不要漏了。”
    听到这,众人都明白了什么意思,目瞪口呆,随即惊恐向他讲述他们所经历的事。
    听了他们叙述才知道,他们都是临州本地人,从厢军中选拔到禁军,在侍卫亲军司下,驻扎在河内焦州。
    跟随赵种、段思全北上,在柳林城外与代军交战。
    战败后他们一路向东撤退,夜里被尾随的代军袭击,和大队走散。
    之后为躲避代军追击就往南跑,因为他们是本地人,熟悉道路。
    他们不敢往大道上走,怕被代军追击,挑着山里的小路走。
    饿了吃树皮,抓山里的鸟雀兔子生吃,也不敢生火,怕被代军看见。
    也亏得大雪封山,山里的鸟雀、兔子之类找不到食物,飞不起来走不动,才让他们抓住活下来。
    渴了嚼雪饮冰,终于逃回临州。
    赵立宽立即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
    情报永远是战争中最珍贵的!而这些人与代军交过手,还能从代军数万大军重围之中逃回来,能带来的情报是绝无仅有的!
    见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立即高兴令人给他们准备吃食,除了炊饼还有牛肉。
    二十多人吃得狼吞虎咽,但有几个胆小的不敢吃,哭着问是不是给他们吃断头饭。
    赵立宽笑了:“想什么呢,要杀你们就不浪费粮食了,我留着打代军呢。
    “大帅可别骗我们......”
    钟剑屏不满呵斥:“大师怎么会骗你们!”
    余下几个这才敢吃。
    等吃得差不多,赵立宽随后仔细问他们与代军交战的过程。
    二十六人中,多数都说不出所以然,因为他们在军阵中,随波逐流,只知道周围人散了跑了,他们也跟着跑。
    之后又根据令旗鼓点重新汇聚,顶住了代军的进攻。
    夜里他们被冲散后和大部队脱离失去联系,四下什么都看不见,只听数不清的代军马蹄声在追,身边人中箭倒地,他们就本能的逃生乱跑。
    只有其中一个是个都头,当时他领麾下一百士兵就列阵在前排,完整的向他们讲述了柳林城之战。
    听说到赵种那些匪夷所思的阵法后,赵立宽也懒得去思索理会了,都是赵家人,和赵括也有得一拼。
    他关心的是代军的战术。
    当听到代军的铁索连环具装骑兵冲阵后,周围人都皱起眉头,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这种战术可怕处不仅在于他们的装备,若说冶铁造甲,这是周国的强项,代军再厉害也不可能比周军的装备还好。
    震撼的是代军那不怕死的作战意志,直接把人和马用铁索相连,就是人死在马背上也要继续冲锋。
    这种战斗意志,让在场人都倒吸口凉气,意识到这对手的不简单。
    练武的常说一二三功夫,说的是打架最重要的是勇气,随后是力气,最后才是功夫。
    这话在战场上也适用,最重要的是勇气士气,随后是体力力气,最后才是阵法之类的。
    像代军这种直接悍不畏死发动冲锋,再精妙的排兵布阵,如果士气不足都会直接被摧枯拉朽冲垮。
    赵种那所谓的六瓣梅花阵据说可是前朝名将根据诸葛孔明的八卦阵改进的。
    可对上不怕死直接冲进来拼命的代军铁骑,就是天花乱坠阵都没用,如果心理上扛不住,没法比代军更狠,就没法反制。
    赵立宽仔细思索着当时的场景,在脑海里还原代军的战术。
    他们的部署不复杂,可谓大道至简。
    前面是少量装备精良悍不畏死的铁索重骑,后面跟着更多轻骑兵,最后是占大头的大量步兵尾随。
    最简单的前、中、后三阵呈金字塔部署。
    前锋重骑兵用命冲开缺口。
    中军轻骑兵快速跟进继续撕开缺口,同时防止缺口被堵上,给后军步兵争取时间。
    后军大量步兵作为主要战斗力量,迅速跟上,从轻重骑兵撕开的缺口中涌入,彻底击垮敌人。
    这就是柳林城外代军使用的战术。
    赵立宽脑子里不断模拟,思索着弱点所在,如何破敌……………
    同时令亲兵将这二十六人留下安置,作为大军向导。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