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司马芳正带人点验军饷,不日就要发往前线。
一箱箱铜钱用油纸张包裹,为防止运输途中生锈,又在在外面抹了猪油。
户部那边已经清点过,他们要做的就是一一过称清点,保证与户部送来的账册能对上。
之后加上签印。
如果不对要立即发回户部重新点对,否则一旦兵部接收经手,之后才发现不对也为时已晚,兵部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这件事官署上下都不敢放松,极其严肃。
兵部现在也处在一个特殊时期,一把手兵部尚书孔担任西北转运使不在京。
二把手兵部侍郎钱同刚被免职听用。
如今暂时主持兵部事务的成了年纪轻轻的兵部员外郎司马芳。
而最近一个月,随着前线节节胜利,国中振奋,百姓欢欣鼓舞,陛下大悦。
而曾经那些反对战争,或延误战事的官员,有大批遭到处理。
数十官员,下到正六品兵部武选主事,上到御史中丞,尚书侍郎,乃至皇子卫亲王都受到牵连,被一一处置。
卫亲王软禁宗正寺,据说还查出勾结地方官员贪墨大案,至今没有结果。
而中书宰相叶谷,御史中丞等都被革职流放岭南任职,还有大批官员被流放。
低级一些的,如兵部武选主事,更是直接抄家充军。
身在兵部,他们最清楚,所谓充军可不是去当兵打仗。
军队中有大量“辅兵杂役”,在军中复杂脏累的活计,比如运输草料,处理粪坑,砍柴生火等。
发配充军的几乎都是干这些事。
朝堂上人心一变,谁都不敢再说什么对战争不利的话,陛下已经下决心支持此战,为此连自己阻碍战争的儿子都收拾了。
决心之大,天下人有目共睹。
好在前线年轻的传奇统帅赵立宽也没有辜负陛下的圣恩,在前期禁军接连失利的情况下扭转战局,接连大败代军。
二月下旬石头坡之战,斩代军两万余。
郭家村之战围歼代军三千。
追击中又俘战三千余人。
到后来金罗镇一战更是震惊朝野,又斩万余,解围梁州。
虽杀俘不如石头城之战多,但分量极重,举国震惊。
梁州解围,意味着代军的意图失败,南北交通枢纽夺回,战场形势逆转。
同时代国的白隼兵被全歼了。
白隼兵天下闻名,因为多年前,他们曾以少敌多,击败辽国进犯代国的大军,一时间名声大噪。
是精锐中选拔的精锐,就好比周国的武德司禁军。
武德司禁军从各禁军中选拔,各个都是好手,复杂宿卫皇城,是天子的亲军。
谁能想象,这样一支部队如果被全歼。
当时送到兵部时,他们看后大惊失色,不敢耽搁,员外郎司马芳来不及换马靴,马不停蹄送入宫中,当天便朝野震动。
次日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人人称赞陛下慧眼识英,大公无私,为了支持赵立宽连自己儿子都收拾了。
同时也到处谈论吹嘘赵立宽的用兵如神,军事才能,如大周神将。
据说不可靠消息,因为赵立宽的夫人有身孕,是皇后与显平公主一道登门,亲自告知其前线消息,并转达家书的。
虽然只是小道消息,有人说是赵府的厨子透露消息,有人说是赵府的采办说的。
无论如何,这些都足见如今赵立宽的炙手可热。
司马芳点齐军饷后,与同僚们一道松了口气。
“事提前两天办好,这回回家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同僚笑道。
司马芳点头:“先把苦吃了,后面就容易,免得步了前人后尘。”
这点在座的六人都同意:“现在这局面还是小心谨慎为好,陛下已经明了决心,我等需忠心做事。”
“之前就是想好好做也不敢啊,一脚踏错,就是那几十人的下场。
现在这局面才能好好做事,为国效力嘛。”
大伙微微点头,都明白他的意思。
一位老主事感慨:“这两年还真是多事之秋,敌我双方二十万大军,近四十年来没打过这种大战了。
“二十年来也没这么大的胜仗。”司马芳补充。
老主事放下茶盏感慨:“是啊,确实足够鼓舞人心。
不过估计也差不多要打完了,咱们都能休息段时间了。
“要打完了?”有人不解。
老主事道:“前前后后俘斩三万六七千人,还剿了代国宿卫禁军,这已经不得了。
赵殿帅只带五万禁军北上,加上从岳怀兴手里接过来的,找共就七万禁军。
代国在西北有十万大军,殿帅能打出此等战绩,实在惊为天人。
从战报来看,我军伤亡也近万,虽然战死的不算多,但伤兵多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