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不对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中阳县不是个大县,县城不大,城墙最矮处只有一丈多高。
    大军只能驻扎在南面河谷,入城布防的只有五千左右。
    “大帅,这批火药比之前在宣州做的还好。”赵三激动的说。
    后院里积雪扫尽,众将围观。
    火线嗤嗤烧到最后,瞬间橘红火球一闪,大团青烟腾起,蒸腾气浪震落枝头积雪,簌簌而下。
    火药是直接放在瓦片上的,没有用陶罐密封,就是要看其燃烧情况。
    这批火药比明显比他们在宣州自制那批燃烧更快,更充分。
    如果封入陶罐里,威力肯定更大。
    这说明这些硝石商不愧是专业的,制出来的硝石比他们这些半路出家的纯净多了。
    他也问过那些商人,他们的硝石别人买去主要做什么。
    被告知主要两个大头,一个是夏天京城制冰,制冷饮用。
    这个他知道,原理就是硝石溶解时,其分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破坏晶体结构,需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会导致水温显著降低。
    但另一个则令他目瞪口呆,那就是用作药石。
    就是当药用,这老中医真是什么都敢开啊!不过考虑到水银都有入药的,这也就不奇怪了。
    商人们告诉他,他们这上千斤过去,根本不够京城用的。
    关中那边也有许多制硝的商人。
    制硝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刮厕所墙角,粪坑边上的土去浸泡过滤蒸煮。
    工序和他们差不多,但产出比伏龙山挖出来的硝石矿土低多了。
    也有些人靠土法制硝糊口,但赚不了什么大钱。
    整个周国范围内,做这买卖的就是大梁山上的伏龙山附近,还有就是关中也有硝石矿,那里也有不少硝石商。
    赵立宽现在对火药已经不担心了,一千二百斤硝石,足够制一千五百斤左右的火药。
    几班加点能不能造完都是问题。
    现在关键在火线。
    点火的火线防潮不太好,而且燃烧太迅速,半米长的火线几息间就燃烧殆尽,延时的效果太差。
    之前他们是这么用的,因为足够把火雷丢出去。
    可现在要当地雷用,就必须加长延时效果。
    现在的火线的核心是火药,并掺入麻纤维、松脂粉末扭制作而成。
    赵立宽让军中的工匠们想想办法,给他们提了个思路,或许可以用不同的比例,比如降低硝石,增加木炭,硫磺,加入松脂粉做一种燃烧不那么充分迅速的火药。
    将其用于引线上,或许就能让其烧得慢点。
    ......
    时间飞逝,赵立宽每日整兵备战,又从军中挑选出五百能识字,手脚灵活,个子不高的,组了个“神机营”,让他们专门开始练习地雷战术。
    这几天代军也开始逐渐失去耐心,不断派人南下到城外挑衅。
    不过来的人不多,都是骑兵,最多一次也只有四五百骑的样子,就在城头叫骂。
    二月初五早上,晨雾刚散尽,太阳洒进河谷,有五百来轻重骑兵头立白羽毛,排着大队,又抵近到城外三百来步。
    直到周军弩利,不敢太近,只在那边象征性往城里放箭,又派轻骑靠过来叫骂。
    赵立宽让守军不要理会,同时在正中多竖旗帜。
    派人在城头与他们对骂。
    骂人不是目的,是为分散代军注意力。
    同时让工匠悄悄在东西城头借着女墙掩护组建起六架床弩。
    妈的谁跟那你们打嘴炮,老子直接起大狙!
    双方僵持到下午,代军那边也累了。
    见周军死活不出来,不少人纷纷下马在地上垫着斗篷休息。
    就在这时,正好风停了。
    谷中弦响,早瞄了半天的周军工兵抓住这机会。
    三百步外,代军旗下军官应声落马,旁边一位站在地上举水带喝水的倒霉士兵被钉在地上。
    刹那间,代军大乱,早躬身埋伏在女墙下,城墙后院子中的八百神臂弩兵早大体校对好弹道,纷纷放箭。
    神臂弩三石多的恐怖拉力发射出去的箭矢呼啸,大片落在三百步外休息的代军头上。
    一时间惨叫连连,都慌忙上马往北逃窜,丢下了二三十具尸体,还有十多个跑不动的伤兵。
    仔细观察两刻钟,确定北面敌人确实是逃走后。
    赵立宽下令开城门放出五百骑,令将伤兵俘虏回来拷问,不准往北追击。
    二月初八早上,已派出七八天,去由当地猎户带路的斥候陆续回来了。
    当天中午,侯景蓬头垢面,人都瘦了一圈,就来向他汇报,赵立宽正和钟剑屏一道在河边给眉雪刷洗。
    外围的亲兵放人进来,侯景和一位老猎户,行礼就道:“大师真是料事如神,运筹帷幄!”
    赵立宽哈哈一笑,把刷子丢给钟剑屏,笑道:“马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