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马如潮水汹涌,东西拉开一条黑线,如潮水般在河谷中起伏,向南涌来。
人马如龙,气势汹汹,一片片白羽就像秋天的芦苇荡徜徉在微风中。
石头坡上东坡上,赵立宽看着和河谷中的人马发表评论,“人马强壮,气势如虹,果然不是西南的叛军能比。”
且不说着甲率高很多,单从体型上来看这些西北兵就更加人高马大一些。
特别是那些战马,肌肉健硕,高大适中,充满力量感。
“好俊的马!”他忍不住赞叹。
沈天佑开口道:“天下最好的静塞军马都是代国产的,大帅西南见那些不过些山野偏僻之人小打小闹。
以前两国就算每年有冲突,也要向代国买马。”
“难怪.....”
沈天佑又颇为自得。
“老头嘴上厉害,西南小打小闹怎么不见你!
前两年侍卫军不是去了,被人家大败,怎么没见剿灭叛军!”慕容亭当时就听不下去,直言道。
“吹牛谁不会,军中拿战功说话!
你也就年纪大,军功可不大,跟大帅说什么大话。
有本事跟某练上几招!”
沈天顿时脸色涨红。
慕容亭上前一步,眼睛瞪得如牛,如同小山立在赵立宽前,两米出头的身高加上一身甲胄,活脱脱金钟铁塔。
不愧殿前军司第一猛将!
别说沈天佑,就是周围诸将见他怒了都不敢说话。
赵立宽笑了,解围道:“好了好了,大战在即,别窝里斗,沈将军也是见多识广。”
慕容亭哼了一声退下。
赵立宽没再理会,他注意力全在越来越近的代军上。
代军援军来的很快,他们昨天下午才围困郭家村,今天早上援军就到了。
而且此时天刚完全亮,百草沟距此二十里左右,说明他们天还没亮明就出发了。
Fit......
代军有代军的本事,周军也有周军的神通!
气势汹汹的大军浩浩荡荡,却到石头坡前三百多步外全吆喝着停下了。
想必他们都是懵的,怎么一夜之间,河谷中横亘东西二里多长的长垣拔地而起,硬生生阻断了河谷。
这还不是一般的强,外围鹿砦拒马,接着陷马壕沟,之后半丈左右土石头砌成的羊马墙,再之后是一丈多高的木栅栏长墙,最后是五十步一座相连的哨塔。
层层递进,不断阻击,工事精巧,这就是周军的本事!
这种防线代军的铁骑再不怕死,冲进来也是送人头。
数千骑兵塞满峡谷,不是想停下就能停下。
前面的不断吆喝,令旗挥舞,号角声响彻峡谷,命令层层往后传递,同时前锋部队不断向前缓缓减慢速度。
超过千人的骑兵,队伍足有二三里长。
后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前面发生什么,急行军中如果前面不先把命令往后传,很可能前面停了后面还在往前赶,撞在一处,人仰马翻。
他们肯定没料到河谷中会一夜之间平地起一道长墙,加之早上光线不好,发现时只能仓促停下。
庞大的队伍开始如蚯蚓一样弯曲扭动,随后仓促停下,但到前锋完全停下时,已到了周军防线二百步内。
二百步对于其它国家的军队来说或许是安全的,能射一百步外的弓手都是精锐。
但在周国这就不同了。
赵立宽眼睛一亮,立即抓住了战机,“放箭!”
其实不用他说,旁边的沈天佑也同样有此想法,已叫来拨法官,立即挥舞令旗,下令山下守军放箭。
不一会儿,河谷南面周军防线上吆喝声四起,传令兵骑马在军阵后来回跑动,番旗、四方旗、令旗、名旗舞动。
哨塔上的士兵开始用神臂弩放涂鱼油松脂的燃烧箭头测距,随后向后报给看不到前方情况的军阵之中。
哨塔后方大批弩手集结上前,在各指挥都头命令下开始调整射角。
而哨塔上的大型床弩也用绞盘开始上弩弦。
古人说的一步是左右脚各迈一次,只迈一只脚叫跬。
实际相当于后世人两步的概念。
民间大约一米二到一米五左右,而且各朝代不同,但官方为明确度量衡,军中的营造尺他在殿前司看过,他自己仔细研究过,大约三十一二厘米左右。
而军事操典中明确规定,军中一步为四尺,大概就是一米二五上下。
二百步大约二百五十米左右,对于普通来说,已经完全超出杀伤范围。
但神臂弩虽然精度差了,但依旧能保持贯穿皮甲的威力,而床弩则更不用说了。
数千人齐射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集结整队,测距,命令层层下达,弩手装填都需要时间。
命令下达后,已快一刻钟,哨塔上的床弩终于准备好,而下方弩手才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