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好险。
如果不是上次多得了200点威望值,这次奏疏执行所需要的威望值就不够了。
苏泽叹息一声,原以为升官之后,威望值就够用了,没想到增加了每月模拟的次数后,每日增加四点的威望值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
而除了官职带来的威望值,此外就是各种奏疏执行后可能带来的威望值入账,但是这种增长都非常的不稳定。
怎么才能获得更多稳定的威望值?
苏泽摇了摇头,这破系统连个使用说明都没有,看来只能自己慢慢摸索了。
十一月二十九日,李春芳来到内阁。
李春芳身边的中书舍人,是一名四十多岁的老舍人了,他从嘉靖年间就开始担任李春芳的中书舍人,这一次李春芳回朝出任首辅,也将这位名叫刘?舍人提拔到了身边。
所有的中书舍人都是从七品,和六科一样不设长官。
但是中书科作为一个重要的部门,也需要有人负责,所以中书科会推举最年长的中书舍人,负责中书科的官印,外朝一般称呼为“印君舍人”。
刘?就是中书科的印君舍人,他除了要协助李春芳这个内阁首辅处理公务外,还要负责中书科的庶务。
作为李春芳的身边人,刘?能看出李春芳的心情不错。
今天李春芳破天荒的提前来到了内阁,甚至要比一贯早到的高拱都早了一刻钟,在首辅的位置上坐下,李春芳询问道:
“中书科订了《乐府新报》了吗?”
刘?和李春芳的关系不错,所以他用调笑的口吻说道:
“苏翰林怎么能放过中书科,他上个月就找过下官,说是《乐府新报》是挂在内阁下的报馆,中书科也要订报,下官只能订了二十份。”
中书科并不是一个大的部门,整个中书科的中书舍人加起来,总共也不超过四十人。
苏泽连中书科都化缘了二十份报纸,这下子李春芳都好奇,到底《乐府新报》的销量有多大了。
“走,去中书科看看。”
刘?有些疑惑,李春芳这位阁老是最讲究上下尊卑的,作为内阁首辅,他竟然要去中书科的办公场所看看。
但是上司有命令,刘?也只能引着李春芳,从内阁步行走向中书科。
中书科的办公场所距离内阁不远,和六科廊相连,所以也被世人称之为“科”。
当然,中书科的权势和前途,与六科无法比,所以明明人数更多的中书科,却要比六科的办公场所拥挤很多。
刘?刚刚准备通报,却被李春芳拦住,他说道:
“从侧门入。”
刘?无奈,只能跟着李春芳,从侧门进入中书科。
中书科是辅助皇帝内阁的部门,晚上都是要有人值守的,上衙的时间也要比其他官署要早,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工作资料。
不过现在还没到上班时间,整个中书科内还是很懒散的,李春芳一进门,就看到一群中书舍人聚着在看着《乐府新报》。
李春芳不动声色的接近,这群中书舍人聚着在看第四版上的《西游记》。
刘?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连忙咳嗽了一声,这群中书舍人回头,见到了李春芳的脸,连忙将报纸藏在身后。
李春芳回头瞪了刘?一眼,然后和蔼的说道:
“诸郎在看什么,这么津津有味的?”
为首的中书舍人连忙说道:
“回首辅的话,吾等在研习报纸上的科举文章。”
“哦?可有什么所获?”
这几个中书舍人都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这下子刘?是看不下去了,他说道:
“刚刚首辅都见到你们在读四版的话本了,还要狡辩!罚你们抄写道经!”
李春芳这一次却出奇的宽容,摆摆手说道:
“还没到上衙时间,看看报纸也没什么的,这报纸昨日就发行了,怎么今日才看?”
这一次李春芳这么好说话,为首的中书舍人说道:
“回首辅的话,中书科内的《乐府新报》总共就有二十份,吾等昨日没能抢到,只能今日早早的过来借阅。”
李春芳露出一丝笑容,他又问道:
“这么紧俏?”
这中书舍人连忙说道:
“首辅大人您不知道,原本这《乐府新报》不过是大家放松消遣的读物,但昨日开始报纸上连载的《西游记》实在是太好看了,不少前辈都拿了报纸回家读给家人听,吾等只能熬到今日才读到。”
那上子李贵妃脸下的笑容更浓了,我转过身对身边的汤建说道:
“他们中书科佐赞宫阁,端是要害关键之地,中书舍人的辛苦,陛上和内阁也都看在眼外。办差就要张弛没度,刘印君他去找找苏子霖,再给中书科订下七十份报纸,那笔钱由内阁的公廨出。”
那几名中书舍人听到自己是仅仅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