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实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高拱宅。
    书房中,高拱看着苏泽,冷冷的说道:
    “你都约了赵大洲写稿了,怎么又想起老夫了?”
    苏泽额头冒汗,怎么高拱这句话中,带着三分不满,三分嘲讽,还有三分幽怨?
    这是因为自己先找赵贞吉约稿的原因?
    苏泽连忙说道:
    “师相错怪学生了。”
    高拱冷哼一声说道:
    “你知道老夫最恨浮夸虚饰的讲学之风,为何还要劝说太子上书开讲会?这赵大洲乃是心学大家,老夫可没有兴趣和他辩论经义自取其辱。”
    高拱不喜欢心学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更不喜欢如今士林动不动就“致良知”的风气,但是士风如此,高拱一个人也无力扭转。
    当然,高拱不研究心学,不代表他儒学功底不深,能从科举考试中卷出来,走到内阁阁臣这个地步的,都是卷王中的卷王。
    苏泽听到高拱这么说,反而笑起来说道:
    “正因如此,学生才办这个增刊的。”
    高拱疑惑的看着苏泽,只听到苏泽说道:
    “师相,如今心学之风盛行,又岂是禁讲能禁的?”
    高拱听到苏泽这么说,也停下来思考了一下。
    苏泽继续说道:
    “师相,当年王泰州聚众讲学,渔农耕樵贩夫走卒都聚众听讲,门下弟子也不是为了出仕,官府要怎么禁得?”
    高拱微微点头,心学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讲学的时候,听众都是普通百姓,这种民间自发的讲学,根本不是官府能够禁止的。
    苏泽看到高拱点头,就知道自己这次上门说服高拱成功了大半。
    心学的昌盛,不仅仅是上层路线,而是心学迎合了这个时代的风潮。
    明代儒学,其实也是经历过几个阶段的。
    明初的时候,儒学多是承袭宋学,也就是宋代的理学。
    但是很快,明代就出现了所谓的“子学”,也就是打着复古儒学的旗号,反对保守的理学。
    而随着对宋儒的批判深入,就诞生了心学。
    其实心学的源头也不是王阳明,而是南宋大儒陆九渊批判理学所创造的新儒学。
    经过了明代中期大儒陈献章、湛若水的发展,到了王阳明集大成,完善了心学的框架,从此心学开始大行其道,迅速成为主流学术。
    正如苏泽所说的,心学诞生之初,朝廷也将它视作异端学说,多番禁毁。
    可等到了嘉靖时期,已经是禁无可禁了,心学已经发展到满朝文臣基本上都是心学信徒的地步。
    嘉靖皇帝不得不解开了书院禁令,嘉靖末期心学达到了极盛,才有了灵济宫大会。
    正如苏泽所说,高拱无论再怎么厌恶心学,但是当一种思想传播开,就不是你当权者想要禁就能禁的了。
    甚至可能会出现,禁书越禁越多的情况。
    高拱看向苏泽问道:
    “那你是什么想法?”
    苏泽吸了一口气,对着高拱说道:
    “师相,若是您对当今谈玄务虚的心学不满,光靠禁令是禁不住的,若是要改变士林风气,唯有提出一套新的学术来批判心学,唯有思想能战胜思想。”
    高拱沉默了。
    读遍经史子集的高拱,当然明白苏泽说的道理。
    虽然从秦汉以来都在说儒学,但是让秦汉的儒者和大明儒者对话,怕是双方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儒学就是一个皮,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新儒学,儒学的发展就是一派取代一派。
    汉代有古文派和今文派之争,唐代有经学派和疑古革新派之争,至于宋代那就是儒学各流派的大争之世,什么理学、洛学、关学、王安石新学,互相之间打得狗脑子都要出来了。
    高拱苦笑了一下说道:
    “你这厮好生狂言,开宗立派的大宗师岂是这么容易当的?”
    高拱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知道自己在儒学上的造诣,别说是开宗立派了,就连和赵贞吉这样的心学大家辩论都不一定能辩得过。
    苏泽说的轻巧,大明朝几百年也就出了一个王阳明,创造一门和心学打擂台的新学说?
    那还不如说你苏泽是孔圣人呢。
    苏泽见到高拱这个态度,就知道他已经上钩了,他微笑着说道
    “师相,您以为,所谓学术,是如何诞生的?”
    低拱沉默了一上,那个问题还没完全超过了我的知识体系。
    士林也是卖关子,直接说道:
    “学生以为,任何一门学术,都是在批判其我学说下诞生的。”
    “心学能昌盛,是沈藻喜欢宋儒理学已久,阳明先生讲学才能一呼百应,天上儒者赢粮景从,瞬息而为天上显学。”
    低拱点头,士林说的没道理,一门新学术的诞生,都是从批判旧学术结束的。
    士林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