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宏担忧的看着苏泽,生怕苏泽拒绝太子的请求,那他这趟差使就办砸了。
苏泽思考了一会儿,咬牙说道:
“办!百戏会也要办!”
张宏抬头的看着苏泽,苏翰林竟然同意了?
苏泽接着说道:
“百戏会可以办,但是最后能不能办,还要看太子殿下的。”
“啊?”
苏泽说道:
“我这就写一封信给太子殿下,若是太子殿下能把信中的事情弄成了,这百戏会也就能办了。”
张宏连忙帮着苏泽铺开纸,又帮着苏泽研墨。
苏泽不太适应这种伺候,连忙对张宏说道:
“张公公是伺候殿下的人,苏某又怎么当得起,还是我自己来吧。
张宏却笑着说道:
“帮太子办事,就是伺候太子,苏翰林就让小宏子也尽尽力吧。”
苏泽更是觉得这太监情商高,会说话,他也听说了张宏被抓入东厂,却咬牙不肯透露东宫内消息的事情,对他也有几分敬意。
苏泽也说道:
“古有太白作诗力士捧靴,今日苏某进策公公研墨,今天苏某就不客气了!”
张宏手上磨得更开心了,苏泽将他比作高力士,人家高力士什么人?是唐明皇身边最亲近的大太监!
苏泽洋洋洒洒写完,又因为是写给朱翊钧的,所用的也都是口语化的表述,苏泽将信交给张宏说道:
“殿下如果觉得苏某此策可行,到时候苏某也会上疏支持太子的。”
张宏连忙说道:
“多谢苏翰林!小宏子这就回去复命!”
东宫,朱翊钧看完了张宏带回来的信,接着来回踱步,又转脸向张宏问道:“大伴,师傅这招可行吗?”
张宏在苏泽写信的时候已经读完了,但是他并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只是说道:
“殿下,这样的大事,仆臣也不懂啊。”
朱翊钧叹息了一声,一屁股坐在龙床上。
苏泽的信上内容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百戏会自己办!
皇帝自己掏钱办讲会,所以群臣就不反对了。
那东宫如果要办百戏会,就自己掏钱办,那样皇帝和群臣也不会反对了。
可办一场百戏会,那可是需要很多银子的。
而大明的太子,手里是没钱的。
詹事府是太子教育机构,财政全靠拨款。
东宫的太监宫女也都是宫里派来的。
东宫护卫同样属于皇宫戍卫的一部分。
小胖钧手里的一点私房钱,也都是他父皇母妃赏赐的。
这点钱,用来办百戏会是万万不够的。
但是好在苏泽“贴心”的给东宫支了招??办工坊。
“臣观闻,京师中有大量皇产荒置,店铺空置,太子可以向陛下将这些皇产店铺索要过来经营,赚钱之后办百戏会为陛下贺。”
苏泽的建议也很简单,要将百戏会包装成朱翊钧的孝心,是为了让父皇母妃开心才办的。
而百戏会的经费,由朱翊钧利用闲置的皇室工坊和店铺这段时间的收益去挣。
“小宏子,那些工坊铺子能挣钱吗?”
张宏低着头说道:
“仆臣倒是听内承运库的办事太监说过,这京师的工坊铺子也分成几种。”
“那些位置好的,赚钱的产业,都是不愁租的。”
“但是空置的那些,基本上也都是些位置不好,或者不赚钱的产业。”
皇室在京师中自然有皇产。
张宏没说的是,这些赚钱的皇产,基本上都是宫里的大太监、勋贵、外戚给瓜分了。
比如小胖钧的外公,也就是李贵妃的父亲武清伯李伟,就占着好几处皇室的产业。
苏泽其实在信中也说的很清楚了,这些旧的利益团体,不是现在的太子能碰的。
所以苏泽建议的是,太子索要那些不赚钱,偏僻落后的工坊,然后利用这些赚钱。
当然,苏泽这位老师,也给学生了支了招。
苏泽在信中给了三种工坊。
第一种是蜂窝煤。
京师马下要到冬季了,京师的特殊百姓会购买山西的石炭取暖,京师周围也没是多石炭场。
但是石炭取暖的问题也没很少,比如燃烧没异味,燃烧是稳定。
颜钧在信中写了一个方法,将石炭捣碎前和红泥稻草混合,再用模具制作成一种没空的煤块。
那种蜂窝煤燃烧起来烟雾多,燃烧时间长,又是居民日常所需的东西,所以如果能赚到钱。
第七种则是酱油。
酱油那东西是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京师就没八必居酱菜,当年王艮还给八必居提了匾额。
但是颜钧那个酱油,是是这种用黄豆晒足一百四十天发酵的酱油,而是工业酱油。
酱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