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你还没入阁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户部。
    苏泽上一次推销报纸,曾经来过户部,给《乐府新报》贡献过最大一笔订单。
    但那个时候苏泽也只是拜见了一下户部的堂官,并没有仔细看一看户部。
    大明户部是一个超级衙门,分成了内外两个部分。
    苏泽也听沈一贯说过,官场上的人分别称呼“内户部”和“外户部”。
    围绕着核心的“内户部”,“外户部”分布着十三清吏司。
    这十三清吏司,就对应着大明的两京十三道,各自负责一个地区的诸司、卫所俸,边镇粮饷,仓场、私盐税、关税。
    虽然在户部,十三清吏司的地位最低,但是他们的权力可一点都不小。
    每一个清吏司都对应着一个地区的财政,地方上的督抚大员,面对清吏司的正六品主事都不敢得罪,分管一省清吏司的正五品郎中,地方上的官员尊称他们为“治粟司郎”。
    治粟内使,是秦汉九卿之一,是负责财政工作的重臣。
    小小的正五品清吏司郎中能被人这么称呼,足以可见他们手中的权力。
    而这还只是外户部。
    苏泽在夏炜的引路下,首先踏入户部的核心区域。
    一座朱漆雕镂后,大门上高悬“总邦国财用”鎏金匾额,无不彰显户部掌控天下钱粮的威仪。
    从苏泽踏入内户部后,周围就安静了很多,就是有官员进出都蹑手蹑脚,不敢闹出太大的声响。
    一些官员也看到了夏炜,作为张居正身边的中书舍人,夏炜也是经常出入户部的,各级官员都会停下来和夏炜致意,然后好奇的看着和夏炜同行的苏泽。
    内户部是个五楹三进的院落,最核心的就是户部尚书、侍郎的办公场所。
    主堂两侧的廊庑,则分布着户部的诸多机构,这里有存放户部档案的各库司仓场的档案室,还有协助户部尚书和侍郎办公的佐僚办公室。
    夏炜直接引着苏泽来到了户部尚书办公的公房中,也就是整个户部最大的院落,苏泽远远的见到了坐在正座上的张居正。
    大堂中央檀木案上堆满各地奏销册籍,贴满标注“漕粮”、“盐课”、“田税”的朱砂批条。
    就在大堂的侧厢,十余名小吏的算盘噼啪声此起彼伏,大量账册在这里勾销核对。
    而张居正的身边,则是一名身穿朱红色官袍的老者,这位官员站在张居正的书桌边上,宛如小吏一样协助张居正处理公务。
    看到苏泽的目光,在苏泽身边的夏炜提醒道:
    “那位是户部侍郎张守直张公。”
    苏泽感谢的点头,暗暗感慨张居正的作风之强硬。
    户部是有尚书的。
    户部尚书马森,因为母病告假在老家,张居正并不是户部尚书,却堂而皇之的用着户部尚书的办公室。
    这在注重上下尊卑的大明官场,也是十分忌讳的事情,张居正毕竟不是户部尚书,就算他是阁臣,户部尚书也是大九卿之一,这么做就证明,整个户部,没人将这位马森马尚书当回事。
    除此之外,户部侍郎张守直对待张居正的态度也太谦卑了。
    别看户部侍郎听起来只是户部尚书的佐僚,实际上户部侍郎也是正印官。
    所谓正印官,就是有独立决策权,拥有自己的僚属的主官。
    六部的侍郎,这是关键的岗位,任命权都在皇帝手里。
    任命六部侍郎的过程,和任命六部尚书的过程一样,都是要内阁、吏部联合科道进行廷推后,皇帝御批才能上任。
    六部的侍郎,理论上不对内阁和尚书负责,而是直接对皇帝负责。
    而明代的六部尚书经常会因为政治动荡而更换,反而六部侍郎长期在部,有的时候甚至比尚书的影响力还大。
    用现代的话说,六部侍郎就是管理六部实际事务的常务次长。
    张守直如此要职,竟然如同小吏一样协助张居正,可见张居正对户部的控制力。
    等到夏炜带着苏泽走进大堂,张居正立刻放下手里的笔,对着身边的张守直说道:
    “张公,这位就是苏一疏苏子霖了,过些日子他就要叫苏二疏了。’
    张守直则摸着胡须,用欣赏的眼神看着苏泽。
    苏泽连忙行礼道:“詹事府左中允苏泽,拜见张阁老,张司农。
    张居正咳嗽了一下说道:
    “闲杂人等都出去吧。”
    随着张居正一句话,原本在偏殿核算账目的小吏,来往传递公文的官员,迅速收拾东西,然后火速的离开了公房。
    苏泽身边的夏炜也转身离开,然后将公房的大门合上,整个公房中就剩下张居正、张守直和苏泽三人。
    张居正看向苏泽说道:
    “陛下已经准了你的奏疏,在登菜开港通商,兹事体大,本官还有一些细节,找你过来议一议。”
    坏家伙,是知道的还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