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腊月二十七晚上,季辞开车三个小时,回了江城。
她在江都风华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去买了一些菜品、祭奠用品,回去季家老屋。
2015年期间,她因为省发投的工作,在江城逗留过多次,不短的时间。期间的空闲,她花了一些功夫打理和维护老屋。
自从家婆去世,她离开江城,老街就彻底没了人烟,甚至连流浪的猫狗都渐渐消失不见。两年时间过去,老街上的房屋变得更加破败,墙壁上蛛网状的裂纹肉眼可见地开始蔓延。蛛丝随风飞舞,枯枝碎叶堆积腐化,渐渐变成肥沃的泥土。
季家老屋被季辞反复维护,状态还算良好。只是冷寒湿润的冬天回去,庭院里又是稗草丛生,满目萧索。
腊月二十八,她花了整整一天来收拾老屋。这次回来只为祭祀,并不久住,所以她只收拾了她暂居需要使用的区域。饶是如此,她还是收到了大半夜。
老屋里的一切陈设都和她2013年离开时没有任何变化,无论是家婆的房间,还是叶希木和她曾经住过的房间。饮茶用的杯子、随手抽取的纸巾、叶希木看过的书,都还在原本的地方放置着,纸巾半张探出盒口,书本摊开在他读到的那一页,门窗一直紧闭着,没有落下什么灰尘,就仿佛一切都还在昨天。
时光在这座老房子里被封存了,封存在了2013年的夏天。
这一整天,她不可避免地频繁想起叶希木。太多回忆,太多痕迹,无处不在。排山倒海一般的回忆如洪流一般压来,竟让她不知所措。这晚上她铺好卧室的床,却竟然不敢睡下,最后抱了一床被子,去到工作室的沙发上睡下。
可能是一整年都在奔波劳碌,劳心劳神,也可能是终于回到熟悉的令人心安的地方,季辞这一睡,睡到腊月二十九的下午四点多才醒。
还闭着眼睛,她就听到了龙湾村子里,还有云峰山上,隐隐约约、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幽微的火药烟气弥散在空气里,夹杂着年猪腊蹄的熏炙味道,无孔不入地传到她这里。
这就是江城的年味儿。
这些年,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过春节。只是之前身处他乡,可以入乡随俗轻易地把春节视为一个寻常日子。可是一旦回来了,就不一样了。
空调的暖风呼呼地吹着,下午光线晦暗,让她变得慵懒。她不想睁开眼睛,去独自面对一整座老屋的孤凄寂寥。
但手机在一直响,她知道是贺恺乐。
最后还是被腹中的饥饿驱使着睁开了眼,意外发现窗外竟飘着鹅毛大雪。她披衣起身,见院子里的雪已经堆起了厚厚一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下的。
江城已经多少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季辞印象中,只有她还是个孩童的时候,见过这么大的雪,云峰山银装素裹,她在雪地里用树枝作画。
后来气候变暖,下雪落地即化,至多薄薄一层,就再没见过如此丰腴的雪了。
她打开手机,看到贺恺乐给她发来一个视频,他家准备吃年夜饭的盛况,巨大华丽的包厢,大到看不清对面人的脸的硕大圆桌。
前面还有许多消息,她懒得看。
前面还有一堆消息,季辞懒得看。
贺恺乐:「无聊」
贺恺乐:「还是跟你一起好玩」
贺恺乐:「姐们儿你怎么还在睡?」
季辞:「[emoji][美甲]」
贺恺乐:「宝,你终于醒啦[亲亲][亲亲][亲亲]」
贺恺乐:「晚上吃什么?」
季辞:「西北风」
她发了一张窗外大雪的照片过去。
「哇好大雪!」贺恺乐说,「你在哪儿?这不是江都风华啊」
「老屋」
两个人有的没的又聊了两句,贺恺乐去跟亲戚应酬,季辞起来洗漱一番,去到厨房,看到冷锅冷灶,忽然又没了昨天买菜时打算做一顿丰盛晚餐的心气儿。最后炖了排骨,下了一碗香葱面。
吃饭的时候,谭星拨了个视频会议过来,和季辞、刘思杨三个人一块儿聊天,鞠躬互祝除夕快乐。谭星在外公外婆家过年,刘思杨回了江津郊区的老家,被一堆小孩儿缠着,闹哄哄的,愈发显得季辞这边一个人孤孤单单。
谭星说:“早就让你别回去了,我外公都说让你来我们家过年。”
季辞笑着说:“哎,谢谢外公。”
刘思杨也说,如果季辞不回去,她就陪着季辞在江津过年,把她爸妈叫过来一起,老家的各种亲戚实在吵闹得很。
三个女生聊着聊着,江津也开始下雪了。刘思杨把刚刚飘起来的雪拍给季辞看,三个女生裹在了同一场大雪里。季辞终于感觉好一些了。
吃完饭,收拾妥当,刚好六点出头。趁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季辞提着鞭炮、纸钱和莲花灯去云峰山。
江城习俗,逢年过节的晚上,要给逝去的亲人“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