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人才流动的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翻译国外文章和综述文章。
    因此,希羽组在投稿时对期刊的选择方面,除了国内的顶尖或特种期刊之外,一般都投稿在外国的SCI3区以上的期刊,这让习惯了在国内发文章且英语水平偏弱的吴港四人组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
    于是,一位来自华中地区某省属高校,发表过1篇2.5区SCI论文和一篇SCI期刊上的综述论文,但在研究所内始终得不到提升的、一位27岁却依旧单身的女研究员,在这个时候就显得颇为难得。
    不过,性别问题让夏希羽不得不吐槽了一句:“怎么想来我这里的都是年轻的妹子?为什么男研究员却没有几个?四个研究组里,除了王礼和史蒂夫之外,其他人全是女的。”
    司璇并没有过多地对夏希羽的例行吐槽说些什么,只是依旧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判断:“虽然我也希望性别平衡一点更好,但是对方已经按照我们的要求,把所有的资料全都发过来,我也把有关的费用寄了回去。等我整理完后就去你那边一趟。”
    “好,我等你。”
    ……
    十分钟后,司璇来到了夏希羽的房间。
    此时,沈涵曦、崔欣欣、冯琪诺三人早已等在了房间里。
    于是,这五人开始了讨论。
    第一阶段讨论完毕后,沈涵曦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凌艺洲,女,1956年生,1979年毕业于西安交大应用数学系。发表过外文论文两篇……按道理来说,她所在的研究所应该很高兴才是啊。”
    然而,在德济大学担任过教职的崔欣欣有自己的看法:“或许那里可能就不喜欢这样的人,也有可能是别的、更不为人知的原因——比如她和某些人发生了无法言说的事。”
    “很有可能,对‘某位女同志的特殊爱好,的确是另一位女同志’如此宽松的,全国上下可能也就我们希羽组一家了。”
    崔欣欣的发言让其他人不由得一起看向了她。
    司璇并没有太在意之前的发言,只是在确认没有人准备发言后说道:“希羽,我已经开始了对她的学术审查程序了。我们要怎么通知她?”
    “我亲自打电话跟她说。现在时间不合适……下午一点半,我亲自去打电话。还有其他意见吗?”
    其他人都对着份简历没有别的争议,于是答道:“没有了。”
    “那好,我们一起先去吃午饭。午饭结束之后,司璇跟我去打电话。”
    这天下午的电话里,夏希羽明确地说明了希羽组的情况,随后答应寄出四张卧票,同时也要求对方第一时间寄出另一个人的简历。电话另一头的两人也欣然答应——夏希羽同意了凌艺洲带另一位女同事前来的邀请。
    “啧啧啧……如果是水野和浅野组合这种类型的,我肯定是两个都要。就算只是类似于家属,我这里也有工作可以分配。就看另一个人是什么情况了。”
    打完电话后的夏希羽在复习之余,不由得这么想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