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爆火的传呼机、这是国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沈琰淡淡一笑,说道:
    “年前你不是说又收了一批古董吗,我现在专门带了一个行家来掌掌眼,要是不好的就扔了,省的留着还占地方。”
    “好。”
    杨树龙点点头,指着前面的屋子说道:“东西全部放在我专门准备的仓库里。”
    说着,带着沈琰和老头来到门前。
    此时大门用铁链紧锁,异常的牢固。
    杨树龙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接着便来到了没有窗户,黑漆漆的屋子里。
    灯光打开。
    借着昏暗的光线,一屋子的古朴的老物件儿陈列在内。
    “这么多!”
    沈琰有些惊讶。
    “嘿嘿,当时我听了你的话,专门逮着这玩意收,积攒了不少!”
    杨树龙咧嘴一笑,说道:“后来跑电器生意,我就让家人到乡下专门收这东西。”
    而这就是杨树龙积攒了两年的老物件儿。
    俞坨原本有些不相信沈琰的话。
    但看到屋子里陈列的东西后,眼睛都直了。
    “二十年代劳力士的怀表,不错,是真家伙!”
    俞坨拿着一个怀表,微微的开口说道:“不过已经坏了,不能走了,但是修理一下还勉强能用,很有收藏价值!!”
    杨树龙听到是真家伙后,笑着说道:“这个怀表是从农村收来的,因为坏了原因,当时只花了一块钱,从一个妇女手里拿回来的。”
    “按照现在的行情价,这手表应该能值个一千块钱,以后的价值会更高。”
    杨树龙有些惊讶。
    那岂不是直接翻了一千倍!!
    卧槽!
    收破烂原来真能淘到真家伙!!
    之后看了一堆废品和价值几百几千的小玩意。
    俞坨把目光放在一块圆形、呈现黑褐色的物件上。
    他拿起来仔细观摩一番后,眼睛顿时瞪得浑圆,说道:“这是唐镜!!!”
    唐代是华夏古代铜镜制造的鼎盛时期。
    唐镜不仅继承了汉魏的文化传统,还吸收了边疆民族的艺术成就,对外来的波斯、三哥文化的优秀一同兼收并蓄。
    融汇一体,使构图更加精细,令铜镜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每一个都价值连城。
    现今仍在保存的唐镜屈指可数。
    “很值钱吗!”
    这个唐镜当时是被当做废铁,被一个老头子以几毛钱的价格贱卖给杨树龙的。
    俞坨白了他一眼,骂道:“这东西价值连城,已经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了!”
    “这唐镜的主题纹饰以瑞兽为主,造型丰腴活泼,间饰有蜂蝶和花草,应该是最优质唐氏初期的镜子!”
    俞坨翻看着唐镜,心中极为的震撼。
    一生之中。
    鉴宝无数。
    但是如此瑰丽的宝物,倒是第一次见。
    唐镜数量本来就稀少,凡是存在的无一不是在有背景的人物手中。
    俞坨也难得一见。
    而且这个唐镜比一般的要大上许多,快有锅盖大小。
    沈琰前世只见过拍名古董,所以对那些了解,但这镜子,他前世的时候可没见过。
    “这镜子表面光滑,内表清晰,效果和玻璃一样,能是古代的镜子吗!”
    “小伙子,你终归是太年轻了,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
    俞坨轻轻的摇头:“通过加入一些水银,以唐代的工艺做出来的镜子,的确是有不逊色于玻璃的唐镜!”
    沈琰旋即恍然。
    而此时。
    杨树龙又抱出一把古琴。
    此琴似乎因为年代久远,色泽有些发黑发凉,通体古朴却弥漫一股淡淡的幽香,一根琴弦断掉,其上还有一些不规整的凹印!
    “这是……”
    看到这个古琴后。
    俞坨的声音都在颤抖。
    他好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仔细观看了几分钟后,才是缓缓开口说道:
    “若是我没有说错的话,这应该是华夏四大名琴之一的焦琴!!!”
    “这是国宝中的国宝!”
    传说吴越之地有人烧桐,蔡邕闻火烈之声,于是用尚未烧焦的桐木制作为琴,弹奏间,琴音有凤鸣之声,自此焦尾琴名动一时!
    四大名琴中为最!
    看着焦尾琴上的坑坑凹凹,俞坨的心在滴血,问道:“这东西你从何得到的!”
    “一个哑巴老太手里收来的,当时她用这东西垫断掉的桌角!”
    俞坨脸上满是愤怒!
    一群没文化的土鳖!
    暴殄天物啊!
    这东西是用来垫桌脚的!
    当年有孙店英盗了慈溪的墓,无数军兵只注重金银珠宝,踩毁诸多古玩字画。
    现如今有人把四大名琴之首拿来垫桌脚。
    不识货的人。
    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