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千军(2)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年当中的酷热时节。
    滴答!
    满身风尘的陈镛眼看着自己的汗水,顺着脖子落在了乾清宫的金砖上,却依旧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连续十几个昼夜的奔波,身上的衣甲已黏糊糊的沾着他的身体,微微一动好似要被扒下来一层皮似的难受。
    嗓子早就干得好似开裂的田地,针扎一样的疼。
    “好好好!”
    老朱拿着李景隆的奏摺,在乾清宫中踱步,开口道,“五十万斤茶叶,换了一万六千匹战马,还有两万斤胡椒,七十五箱金沙等正在进京交割的路上!”
    说着,他抬头笑笑,“二丫头这小子,到哪都是一把好手!”
    边上的太子朱标亦是附和的笑笑,然後看一眼跪着的陈镛,“来人!”
    “奴婢在!”
    “给临江侯端碗凉茶来,搬个凳子!”
    “臣不敢!”陈镛赶紧叩首。
    “起来吧,坐那说!”
    老朱也道,“先喝口水缓缓!”
    陈镛忍着身上的痛楚,强咬牙起身半个屁股沾了凳子坐好,然後又欠身接过太监送来的茶水,轻轻的抿了一口。
    “连西域察合台汗国.....都上了贡书了!”
    老朱看着摺子继续笑道,“关西七卫,吐蕃乌斯藏的土司王公,也要进京朝贡.....”说着,他咧嘴一笑,“呵,朝贡就是打秋风,咱爷俩又得破财!”
    “但,亦大有文章可做!”
    朱标轻声回道,“二丫头的奏摺当中,别的事儿臣看着....不大紧要!唯独在甘州建寺,供奉佛祖舍利,还有让那些王公们进京朝拜,於我大明大有裨益!”
    “对对对,其他都是小道,这事才是正事!”
    老朱捋着胡子,“等他们来了,咱就按照大明的僧官法子,都给他们授什麽国师天师的法号。再帮着他们多建佛寺,呵呵!都他娘信阿弥陀佛去,吃素才好呢!”
    随即,他脸上又郑重起来,“你说,二丫头怎麽就知道老四那边有牙舍利呢?京城还有佛祖的顶骨舍利?”
    朱标道,“一开始儿子也奇怪纳闷。这段日子,二丫头那边连续派遣信使,说北平有灵牙舍利的事,是老国公生前跟他说了一嘴!”说着,他微微一笑,“其实就算没有也不怕,反正咱们这边随便找一个,他们也不知真假..”
    “这话不能胡说!”
    老朱板着脸正色道,“万一佛祖怪罪可了不得!”
    说着,他又皱眉,“那京师这枚呢?”
    朱标道,“据翰林院编修黄子澄所说,乃是北宋太平兴国五年,由番邦高僧带至金陵的,这事在南宋的景定建康志中有详细的记载!”
    “嗯,这人不错,博学多才,可以重用!”
    老朱又低头看看手中的奏摺,而後忽的看向陈镛,“关西七卫,吐蕃乌斯藏从来都是桀骜不驯,还有察合台汗国,怎麽突然就对咱们服软了?愿意给咱们这麽大的好处?除了这舍利的事,还有别的?”
    “回皇上!”
    陈镛赶紧起身,正色道,“也是被我大明兵锋所震慑!”
    说着,他顿了顿,又道,“曹国公在肃镇,选甘州六卫精锐九千七百人,骑兵两营,炮兵两营,余者皆为火铳兵!”
    “於甘州城外演武。臣是亲眼见的,火炮火铳齐发,山石碎裂无坚不摧。鞑子最是欺软怕硬,见我大明兵马令行禁止,彪悍无双,是以心悦诚服!”
    “哦!”老朱淡淡的点头,“一万全是火器的火器兵?”
    “说都是火器!但在臣看来,火炮火铳等物,其实缺口甚大!”
    陈镛笑道,“当时演武,没在那些人的眼皮子底下,而是让他们远远的看!其实军中,後部的军旅都是直接拿着铁管子,在那充数!”
    “哈哈!咱就说嘛!兵部一共才给他多少家伙,哈哈哈!”
    老朱又笑笑,“你观肃镇兵马如何?”
    “臣只看到了甘州六卫,曹国公的直属兵马!”
    陈镛不假思索,“其他几卫,如宋老将他们的兵马臣没见着!臣听说,曹国公编练的也只是甘州六卫,其他各卫的事,他不大插手!”
    “嗯嗯!不插手是好的!他还小,宋晟他们都是打老仗的老行伍了,比他知道怎麽带兵!”
    老朱又是点头道,“编练军旅,不是容易的事!他刚去半年,没人帮着,就有所成效,也是不简单!他手下的人怎麽样?”
    “臣看曹国公军中,选拔了些肃镇本地的军户将佐!”
    陈镛又道,“这些人....看着尚算勇武,但多是目不识丁之人。”
    说着,他顿了顿。
    “有话就说!”老朱开口道。
    “曹国公请旨...”
    陈镛跪下,“他说这话不能见於纸上,只能秘沉皇上!”
    “嗯?”老朱眯眼,“说啥了?”
    “曹国公说,请皇上派遣监军!”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