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想办法(5)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次陕西华州受灾,五县沦陷,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李景隆面对朱家父子二人,正色说道,“正如老爷子您说的,赈是其次,管是首当其冲的第一要务!”
    老朱和小朱对视一眼,同时在椅子上落座。
    “说下去!”老朱道。
    “赈.....数十万人怎麽赈?”
    “那得多少人去管他们?”
    “管他们的人怎麽管?”
    “调兵?”
    “那这麽一来,朝廷又增加了一个巨大的花费!”
    “即便再拨一百万两,也未必能够!”
    “而且其实灾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百姓自己慌了。”
    “所以臣觉得不能单纯的赈,而是要给他们点事做!”
    说着,李景隆抬头,“臣以为.....!”
    “从灾民之中,挑选青壮出来,按天给与工粮,直接参与到赈灾和灾后的重建上!”
    “灾民手中有了粮,青壮们被管束起来有了事就不会乱!”
    老朱小朱同时对视一眼,忽然之间皆是莞尔。
    “你呀,不揍你,你就想不出好办法来!”
    老朱笑骂一声,“挨一顿揍,才想出个真正说的去的办法!”
    “你要说的...”朱标笑笑,“是以工代赈吧?”
    “啊?”
    李景隆一怔,低声道,“此事,古已有之?”
    “你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让你平日多读书,你都读了什麽?”
    朱标点点他,“以工代赈,最早记录源自齐国大夫晏婴,前宋时名相范文正公也曾用此道,用以控制灾荒.....”
    说着,转头看向老朱,“父亲,儿子以为此事可行!”
    “嗯,来人,传六部九卿还有都察院进宫议事!”
    以工代赈,相比於李景隆所说的风化牌,直接上升到了军国大政的等级。
    这也意味着,必须要集思广益慎重对待。
    “另外赈灾一事!”
    朱标又道,“父亲,是不是要选派钦差大臣,赶赴灾区。”说着,顿了顿,叹息半声,“地方官实在是信不过!如此大灾,他们为了保住头上的帽子,必然会能藏就藏,能瞒就瞒。”
    “甚至不惜....草菅人命!”
    老朱点头,“这跟咱想到一块去了!”说着,也顿顿,“太子可有人选?”
    闻言,李景隆看了朱标一眼,马上低头。
    老朱这是让他儿子,在朝中树立权威呢!
    也是让太子朱标,给自己班底中的人露脸的机会呢!
    “刑部右侍郎章存厚如何?”朱标低声道。
    “哦!”老朱眉毛一动,“故章学士的之子,家学渊源,品行端庄,在河南观察使的位置上考评都是优等,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章存厚?
    李景隆脑中把这个人的形象过了一遍,心中暗道,“这个人看来是标哥未来几年都要重用的人,我这边一定要跟他打好关系!”
    “二丫头?”
    突然,就听老朱喊他,李景隆茫然抬头,“臣在!”
    “哎,你身边有没有什麽人选?”老朱问道。
    这话把李景隆问得,更是摸不着头脑。
    这等军国大事,让我推举去赈灾的钦差?
    您是太看得起我了?
    还是我耳朵出现幻觉了?
    “父亲在问你话呢?”见李景隆不出声,朱标催促道。
    “这....臣身为勋臣,平日跟朝中的官员们都不大来往。您老让我推举负责赈灾的官员,这...臣是真的....”
    正说着,李景隆看着老朱含笑的眼神,突然间读懂了其中那丝丝的含义。
    既然选派钦差,那六部九卿皇亲国戚随便选一个人不就成了吗?
    六部九卿虽然位高权重,但跟地方上牵扯太多。
    都是他们的门生故旧,到了地方之後,多是瞒上欺下。
    赈灾这种事,最好是派那种毫无根基的,没有派系的,谁都敢得罪的愣头青去!
    “既然您问了!”
    李景隆改口道,“臣心里还真有个人选,这个人您和太子爷也是夸过的!”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何人?”
    “光禄寺中丞,户部广东司郎中,左春坊左中允.....李至刚!”
    “哈!”
    朱标一笑,扶额道,“原来是他呀!哈哈,嗯嗯,这个人倒是不错!”
    说着,低声对老朱道,“这人是个官迷,为了升官六亲不认!”
    老朱沉吟片刻,“那就章存厚为主,李至刚为辅!”说着,又道,“咱这边就不见他们了,你多跟他们嘱咐几句!”
    “是!”
    朱标刚答应一声,外边就有太监声音传来,“皇上,太子爷,各位部堂已进宫候着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