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挖掘的防炮洞里的,以防遭到敌军的轰炸。
当天晚上,李国韬便带着伍千里等人摸上了537.7高地北山,熟悉地形。
上面有九个阵地,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十字形,从西到东依次是9号、3号、4号、5号和6号阵地;由南到北依次是1号、2号、7号和8号阵地,其中8号阵地是最前沿的突出部。
537.7高地北山由135团一营一连负责防守。
李国韬他们侦察完了地形,随后来到了坑道里,和1连连长等人聊了起来。
连长王福新向李国韬介绍了一些阵地上的具体情况。
两人聊了一阵,李国韬突然问道:“我们这里是537.7高地北山,而南山被敌人占据了,而且两座山峰距离不远,阵地也相隔很近。”
王福新笑着说道:“双方的阵地就挨着,最近的地方不足百米。”
李国韬笑着问道:“距离这么近,打冷枪应该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吧。”
王福新说道:“那可不,咱们整个营,乃至整个团,要论打冷枪谁最厉害,那我们一连的老邹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李国韬微笑着说道:“我在营部也听说了,你们一连的机炮排排长打冷枪很厉害呀。”
“对对对!”
王福新笑着说道:“机炮排排长就是老邹呀!”
“现在对面的敌人,被老邹打的都不敢露头了,晚上他们都不敢随便出来。”
对于这位大名鼎鼎的邹排长,李国韬也是早有耳闻。
也正是由于这位邹排长的存在,美军将537.7高地北山称为狙击兵岭。
邹排长也因为打死了大量的敌人,屡立战功,此时已经升任机炮排排长了。
当时志愿军没有专业的狙击手,开始展开冷枪冷炮行动之后,前沿各部队才成立了一些打冷枪小组,也都是临时从各连抽调出来枪法最好的战士。
而邹排长之前一直都在机炮排。
随后李国韬见到了这位邹排长,两人交流了一番。
此刻的邹排长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打冷枪的经验了。
按照李国韬的判断,其水准已经完全达到了世界王牌狙击手的水平了。
不过他们和那些美军王牌狙击手还是有区别的。
那些美军王牌狙击手,用的都是最好的狙击步枪,而且受到过专业的狙击训练,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
而这位邹排长并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完全是从战场上不断积累出来的经验。
当然了上级也是派人对各部队的神枪手,进行过相关的培训,但是主要还是靠自己总结积累经验。
而他用的也只是一支普通的莫辛-纳甘步枪。
不光是他,那位参战31天,击毙214名敌人,大名鼎鼎的上甘岭狙神,用的也是一支普通的莫辛-纳甘步枪。
不过上甘岭狙神此刻还不在上甘岭,是在上甘岭战役结束几个月后,这位上甘岭狙神随着部队驻防上甘岭,他只在上甘岭前沿待了31天,就干掉了214名敌人。
于是狙击兵岭又多了一个名字,‘伤心岭’。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后话了。
了解了537.7高地的情况之后,李国韬又跑到了西面的597.9高地提前熟悉一下地形。
597.9高地由东北和西北两条山梁组成共分为十二个阵地,东北山梁上依次是2号、8号和1号阵地,2号阵地的左前方有个小山梁,上面就是整个高地的最前沿11号阵地;西北山梁上依次是6号、5号、4号和0号阵地;高地主峰则是3号阵地,主峰前面的突出部是9号阵地,9号阵地的右后方是10号阵地,左后方是7号阵地。其中9号阵地是主峰的门户,位置非常重要,日后将成为双方殊死争夺的目标。
李国韬的特遣队,在上甘岭附近待了一段时间,将周围一带的地形全都摸查清楚了。
而且李国韬还带着特遣队,渗透到了敌人的后方打探情报。
回来之后,李国韬以特遣队的名义,向45师师部汇报了一下情况,发现敌人有大规模向五圣山一线增兵,调派物资的迹象,判断敌人可能会对五圣山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五圣山就是上甘岭北面这座大山的名字,上甘岭位于五圣山南麓。
但是这一情况,并没有受到上级的重视。
这时候李国韬有些怀念起李默尹来了,若是李默尹在的话,也许他的话能得到15军高层的重视吧。
可惜,李默尹正好赶上回国汇报工作去了,李国韬现在也根本联系不上他。
而且在战役爆发的前几天,有一个伪军的上尉参谋,越过了防线向45师投降。
他也透漏了一个情报,说美军将对五圣山方向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但是军部,兵团司令部乃至志司的首长,研究之后,最终认为,五圣山确实可能会成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