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传达座谈会上的精神,并再次强调:“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特别是在涉及民生、权力运行的关键领域,要做到公开透明、依法依规。”
接下来的几天,朱武带领县委班子连续作战,一方面全力配合省纪委调查,另一方面加快推进财政资金调配、重点项目融资等工作。
与此同时,关于南岭镇土地流转项目的舆情也逐渐降温。宣传部通过主动回应、信息公开等方式,有效引导了舆论走向。
一个月后,省纪委调查组正式出具报告:南岭镇部分村干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确实存在违规行为,相关责任人已被依法处理。而朱武因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反应、主动作为,得到了上级肯定。
不久后,省委下发文件,任命朱武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调任市里工作。
接到任命通知那天,朱武站在县委大楼前,望着熟悉的街道和人群,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这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新的起点。
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县委办公楼,轻声说道:
“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然后,他迈步向前,迎接新的挑战。
朱武调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消息传开后,青阳县的干部群众议论纷纷。有人惋惜,觉得这位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刚刚干出成绩就离开了;也有人表示理解,认为这是组织对他的肯定和重用。
县委办公楼内,气氛比往常多了几分不舍与敬重。林涛、李晓明等一众班子成员在得知消息后,特意安排了一次小型送别会,在县委食堂设宴,算是为朱武践行。
“书记,这一走,我们可真舍不得。”李晓明端起酒杯,语气有些哽咽,“您在青阳这三年,我们跟着您学了很多东西,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为民办事。”
“是啊。”林涛也举起杯子,“从土地改革到扶贫攻坚,再到招商引资、改善民生,您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干得漂亮。现在县里的经济上去了,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大家都记着您的功劳。”
朱武笑了笑,摆摆手:“我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你们才是真正扎根基层的人,以后的工作还得靠你们继续努力。只要心中装着老百姓,脚踏实地做事,我相信青阳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他轻轻抿了一口酒,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里泛起一丝不舍。这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他在这片土地上挥洒过汗水,经历过风雨,也收获了信任与尊重。
临行前夜,朱武独自一人来到县委大院散步。夜风轻拂,月光洒在地面上,映出一片银白。他站在老槐树下,回想着自己初来青阳时的情景??那时候,面对的是一个财政困难、信访频发、干部队伍涣散的局面。而现在,不仅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风气也明显好转,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这片土地,值得我为之奋斗过。
第二天清晨,朱武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前往市里履新。王伟、林涛等人早早赶来送行。
“书记,一路顺风。”王伟握住他的手,眼眶微红,“我们会把青阳建设得更好,不会让您失望。”
“我相信你们。”朱武笑着点头,“记住,无论身在何处,都要不忘初心。”
车子缓缓驶离县委大院,朱武望着窗外渐远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新的岗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更广阔的施展舞台。
到了市委大院,朱武正式上任。作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他分管市政府常务工作,包括财政、发改、重点项目推进等多个方面。
起初,他对市里的工作节奏还有些不适应。毕竟,县级层面的事务相对集中,而市级则涉及更广泛的政策协调和资源配置。但他很快调整状态,凭借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迅速理清思路,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一次会议上,市长赵国强点名让他负责一项重点工程??城市轨道交通一期项目。
“朱市长,这个项目意义重大,不仅是全市交通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你以前在青阳抓过不少重大项目,经验丰富,希望你能牵头把这个项目抓好。”
朱武点头应下:“我一定全力以赴。”
会后,他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亲自带队深入一线调研,走访沿线居民,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推进过程中,他发现该项目存在征地拆迁难度大、资金缺口严重、审批流程繁琐等问题。尤其是部分区域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拆迁进度滞后,影响整体工期。
他没有回避问题,而是果断采取措施:一是成立专项工作组,由他亲自挂帅,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二是加强与省发改委、自然资源厅等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三是推动建立“阳光拆迁”机制,确保补偿标准公开透明,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在他的带领下,项目稳步推进,拆迁难题逐步化解,资金筹措也取得实质性进展。短短几个月时间,地铁线路的主体工程已全面开工,成为全市瞩目的焦点。
与此同时,朱武还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他提出“放管服”改革的具体举措,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好评。
有一次,一位企业家找到他反映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朱武听完后,当场指示金融办负责人:“我们要想办法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让企业能更方便地获得信贷支持。不能因为融资问题,耽误企业发展。”
不久后,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若干意见》,并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这一系列举措,使朱武在市政府内部赢得了广泛认可,也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他也开始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利益纠葛日益显现,甚至出现了个别官员试图干预招投标、谋取私利的现象。
面对这些问题,朱武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依法依规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他曾多次在会上强调:“权力是用来服务人民的,不是用来谋取私利的。谁要是敢碰红线,我第一个不答应。”
正是这种坚定的态度,使他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站稳了脚跟,也为他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随着时间推移,朱武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市委书记赵国强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扬他说:“朱武同志不仅业务能力强,更重要的是政治素质过硬,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他是我们班子中的佼佼者。”
而在民间,他的口碑也越来越好。许多市民提起他,都说:“朱市长是个办实事的人,说话算数,不搞虚的。”
这一切,都在悄悄改变着他的命运轨迹。
朱武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也会更大。但无论如何,他都会坚守初心,继续前行。因为他始终相信:
“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