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大采购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崔娴凑近些,闻到淡淡的清香味儿,她很喜欢。不过很是好奇,这摊主从哪里弄来这么稀罕的东西。
    现在交通工具匮乏,从南方一路运送过来,不说是风险大,就是这利润也勾不上。但是在北方,崔娴也算是走了不少地方,却从未见到过竹子。
    更何况,还是开花结了竹米的竹子。追问到:“西城也有竹子吗?”
    “当然有,下属周志县有一大片。”摊主抓了竹米递给崔娴,这东西平常不好遇见的。
    崔娴当然知道,竹米稀罕。竹子极少开花,因为竹花过后,竹林就会成片死亡。竹花开过后,就结成竹米,它就是竹子的种子。
    越是闻着味道,崔娴就越舍不得放下。这竹米很饱满,适合催芽种植。要是自己能拥有一片竹林,不说手工编制竹子制品材料如何容易获取,就说清香脆爽的竹笋绝对能让她实现自由。
    一想到能满足口腹欲,还是在北方鲜少能遇到的食材,崔娴就动了心思。
    两竹筐的竹米一共60斤,连筐都买走花了14元。摊主热情的,帮忙把竹筐端到人力三轮板车上,还跟崔娴摆摆手。那动作,憨厚中带这些不熟练。
    崔娴推着板车,继续逛着,鼻子里都是竹米的香味。
    脑袋里,都是竹笋的各种烹饪方法。她现在制作腊肉也有一手,腊肉配上竹笋……不能想,赶忙停止住发散的思维。
    一会走着走着,口水流下来,还不被人看了笑话。
    决定在此地多留一日,真是明智之举。“竹筐多少钱一个。”崔娴停了车,瞧着有个社员,担着自家做的竹筐。
    随后了然,是了,这地方就有竹林的,社员会取竹子编筐,一点不稀奇。
    手工活儿不错,竹筐结实,容量也很好。社员不会吹嘘,崔娴问一句,答一句,然后就站在原地,看她要不要买。
    脚下的破布鞋子,脚指头都要磨漏了。裤腿子松松垮垮的,冷风一个劲儿的往里头钻,在里头追逐狂欢,搅的裤腿子时而鼓起来,时而瘪下去。
    社员却浑然不觉,只等着看她能买下几个。
    竹筐2毛钱一个,崔娴要了10个,竹篮稍贵点5毛钱一个,崔娴要了6个,一共给了社员5元钱。
    社员接过来钱,看看崔娴,又看看钱,末了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崔娴瞧着他又挑着剩余的东西,继续去售卖。那手背上被竹篾划的新伤压旧伤,也没处理过,再冷上一些,可就要冻的生疮了。
    收回视线,不再盯着那人离开的方向。因为这几个竹筐、竹篮,车上的空间被填的满满登登的。
    崔娴用麻绳简单的固定,不让它们东摇西晃的,继续往前转着。
    遇到个卖花种子的,牡丹、菊花、玫瑰、水仙、芍药、百合,这些花竟然都有,崔娴各买了一点,一共花了2块钱。
    摊主用撕成小块的报纸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上面用铅笔写上名字,要么就是错别字,要么那标记可能连字都算不上。
    摊主当然认识,都是什么花的种子,标记上就是方便买家辨认而已。
    崔娴收好了之后,菜市场也绕的差不多了,再没其他感兴趣的东西。骑着车从里面出来,到了无人的地方,把东西都收到百宝囊中。
    本来想人力三轮车换成自行车,方便骑行、停放的。不过想着一会还要购置不少东西,折腾来折腾去的麻烦,还要躲着藏着,倒不如就一直蹬着三轮车了。
    从菜市场出来,跟人打听了百货大楼的方向。西城要比定疆大上许多,行人的精神面貌也是不同。
    除了那些走街串巷售卖自己东西的社员之外,各处所见体面的职工等。崔娴一身干净保守、低调的社员衣服,蹬着三轮车也不算太显眼。
    到了百货大楼,崔娴把三轮车锁好了,这才进来。这百货大楼,与在京城所逛的还真有的一拼,琳琅满目的东西,触手可及。
    这里的顾客,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接下来就是想丰富精神世界了。崔娴见各处排队的人,都在按规矩的等着。
    没必要,也不会大声喧哗,挤挤攘攘等。崔娴寻了摄影专柜的方向,从人流中走过来。
    这边的顾客,一向都是比较少的。很快就排到崔娴,黑白交卷1.9元买了40个,花了76元。500张八寸的相纸,花了100元钱。
    拿好东西,就从百货大楼出来了。这里面好东西太多,若她钱财充足的情况之下,肯定要好好逛一逛的。
    等以后有钱了,她一定要回来血拼一番才行。现在手里头的钱,得花在刀刃上。
    逛了这么一遭,已经过了午饭时间。崔娴一边走,一边找着中午要吃饭的地方。
    早上的宽带面,崔娴不是很喜欢。面片稍微有点厚,嚼劲儿足但味道不够,她还惦记着胡辣汤那一口,也不知道能不能满足自己这个小小的愿望。
    找了一会,眼睛还没看到,鼻子就闻到胡辣汤的味道了。找到地方,要了一碗肉丸胡辣汤和肉夹馍。
    胡辣汤的味道,因为多了肉丸,而丰富很多。再配上个肉夹馍,美得很。还得是这个,美味又抗饿。
    吃饱喝足,继续购置所需。找到了实验器材专柜,买了两大箱的实验器材,大小规格的蒸馏皿、冷凝管、酒精灯、酒精、圆底烧瓶、广口瓶、量筒、烧杯、坩埚、坩埚钳、手套、试纸、漏斗、玻璃棒、分液漏斗、称量瓶、蒸馏烧瓶等,一共花了80块。
    搬着出来的时候,崔娴步子轻轻的,生怕不小心在没存档之前,弄坏了那个器皿。
    总算是都拿出来了,崔娴推着三轮车到个无人的地方,赶紧先存档,再缩小收起来。如此就不担心,携带途中出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就打算去废品公司买玻璃渣。走到汽车站的时候,崔娴买了返程的票,这才继续找废品公司。
    玻璃渣4毛钱一斤,走了几个废品站,才买了1000斤的,花了40块钱。
    她的作坊,烧陶器需要的釉料多,消耗大,只要是有机会,就多买一点玻璃渣存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