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府国际机场的落地玻璃外,十二月的西川阳光带着几分柔和,透过玻璃洒在候机大厅的大理石地面上,映出往来旅客拖着行李箱的身影。
沈青云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手里拎着一个皮箱,随着人流走了出来。
没有随从,没有迎接的车辆,他刻意避开了提前联系地方的环节,只想以一个普通观察者的身份,先看看这座即将工作的城市。
虽然刚刚看到自己没有人被任命为公安厅长的消息有点意外,但他从来都不是那种喜欢计较的人。
更何况,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等自己走马上任之后就知道了。
大厅外的出租车等候区排着长队,司机们操着带着川渝口音的普通话招揽客人,声音里透着几分热情。
沈青云走到队伍末尾,前面是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妻,正商量着去市区的路线。
他侧耳听着,默默记下春熙路、锦里这些频繁被提及的地名,这些都是锦城的核心区域,日后政法工作的重点覆盖范围。
轮到沈青云上车时,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看到他背着双肩包,笑着问:“这位老弟,去市区哪个位置嘛?看你不像来旅游的,倒像来办事的哦。”
“麻烦去省委大院附近的酒店,随便哪家三星以上的就行。”
沈青云坐进后排,目光落在车窗外来来往往的车辆上,淡淡地说道。
“好嘞。”
司机连忙答应着,便发动了车子。
出租车缓缓驶出机场高速,路边的广告牌上印着“锦绣西川,人文锦城”的标语,沿途的建筑既有现代高楼,也有带着川西民居特色的坡屋顶房屋,跟粤东的骑楼风格截然不同,透着股厚重的历史感。
“您是来省城办事的哦?”
司机又问,手里的方向盘转得平稳:“最近好多外地来的干部,都是来开会的。省委附近的酒店贵得很,不如住远点,性价比高些。”
“方便工作。”
沈青云没多解释,只是顺着话题问:“大哥,锦城最近治安怎么样?比如像春熙路那些热闹的地方,扒窃这些事多不多?”
他如今四十出头,叫司机一声大哥也不过分。
司机拍了下方向盘,语气笃定:“现在好多了,前两年春熙路还有些小偷小摸,这半年警察巡逻得勤,尤其是周末,随处都能看到穿警服的。不过也有事情,我上次拉个游客,说手机放口袋里被偷了,还说没他们老家安全。”
沈青云心里默默记下,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了敲。
司机的话虽然是随口闲聊,却比官方报表更直观,至少说明锦城的街面防控有成效,但很显然意味着仍有改进空间,后续需要重点关注重点商圈的治安精细化管理。
一个半小时之后,出租车停在省委大院旁边的如家酒店门口。
沈青云付了车费,拎着行李走进酒店大堂。前台服务员穿着藏青色制服,笑容标准:“先生您好,请问有预约吗?”
“没有,开一间标准间,住一周。”
沈青云递过身份证,目光扫过大堂的公告栏。
上面贴着“冬季消防安全提示”,角落里还有一张“扫黑除恶线索举报电话”的海报,海报边角有些卷边,显然贴了有些时日。
办好入住,沈青云拿着房卡走进电梯。
十二楼的房间朝南,推开窗户就能看到省委大院的红墙,远处是连绵的浅丘,山上的树木还带着几分绿色,不像北方冬日那般萧瑟。
他把公文包放在桌上,拿出里面的西川省地图铺展开。
这是出发前在粤东省那边搞到的,上面用红笔圈出了西川的二十一个地市,但具体到锦城的街巷布局,还得靠实地走访。
稍作整理后,沈青云换上轻便的外套,走出酒店。
街角就有一家书店,他进去买了一份最新版的《锦城城区地图》,还顺带买了两本书:《西川省情概况》和《川西政法工作十年回顾》。
结账的时候,收银员是个年轻姑娘,看到他买的书,笑着说道:“先生是来做研究的呀?这两本书卖得不多,大多是机关单位的人来买。”
“刚来锦城,想多了解下情况。”
沈青云接过书,随口问道:“姑娘,你们平时觉得身边的治安怎么样?比如晚上下班晚了,敢不敢一个人走夜路?”
“这个倒是还好。”
姑娘摇摇头,小心翼翼的说道:“我家住在成华区,晚上十点多下班,路上都有路灯,偶尔还能看到警车巡逻。去年我同事手机丢了,报警后第二天就找回来了,警察效率还挺高的。”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不过也就是市中心还可以,听说其他偏僻一点的地方,总会有抢劫的事情发生,去年还死了好几个人。”
沈青云眉头皱了皱,没有再说什么。
走出书店,沈青云沿着街边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