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福荣很快回复:“明白,省长,您注意安全,我会提前到宾馆等着。”
沈青云放下手机,走到文件柜前,拿出江山市的干部名册。
他翻到谭文松的一页,谭文松,五十五岁,从基层做起,五年前任江山市委书记,据说跟省里的几位领导关系不错,在江山市的口碑也还行,没人举报过他有问题。
“看起来倒是挺正派的。”
沈青云低声自语,把名册放回柜子里。
可他心里清楚,越是看起来正派的人,要是真有问题,隐藏得就越深。
………………
晚上六点半,沈青云换了一身深色西装,提前来到省迎宾馆。
迎宾馆是省里接待贵宾的地方,环境优雅,绿树成荫,中餐厅在主楼的二楼。
他没有直接去“松鹤厅”,而是在一楼的大厅里坐了一会儿,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大厅里人不多,大多是穿着正装的干部,服务员训练有素,看起来很安全。
七点整,沈青云站起身,朝着中餐厅走去。
刚走到楼梯口,就看到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男人迎了上来,正是谭文松。
他比照片上看起来更显年轻,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身后站着秘书,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
“沈省长,您来了!”
谭文松快步走上前,热情地伸出手,笑着说道:“让您久等了。”
沈青云跟他握了握手,感觉对方的手很软,握得却很用力:“谭书记,客气了。”
“里面请,里面请。”
谭文松侧身让开,领着沈青云往“松鹤厅”走。
包厢不大,装修得很雅致,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桌上已经摆好了餐具和茶水,旁边的小桌上放着两瓶茅台。
“沈省长,您喝点什么酒?”
谭文松坐下后,拿起酒瓶,笑着问道:“红的还是白的?”
“不了,文松书记,我晚上还要回去看材料,不能喝酒。”
沈青云摆摆手,笑着说道:“就喝杯茶吧。”
“那好吧,听您的。”
谭文松也不勉强,放下酒瓶,给沈青云倒了杯茶:“沈省长,我知道您最近一直在忙杜万青同志的事。说起来,杜万青同志在江山市工作了十年,一直很敬业,这次他出了这样的事,我心里也很惋惜。”
沈青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谭文松的脸上:“文松书记,您跟杜万青同志共事多年,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情况?”
谭文松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慢慢咽下去才说道:“杜万青同志嘛,工作能力是有的,就是在家里有点妻管严,他妻子钟玉玲,性子比较强势,有时候会干涉他的工作。不过,这些都是家务事,我们外人也不好多管。”
沈青云心里冷笑,绕了半天,还是把话题引到钟玉玲身上,却只说“妻管严”、“家务事”,避重就轻。
他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地问道:“那您知道钟玉玲在江山市私下里帮人安排官职的事吗?”
谭文松的筷子顿了一下,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
他放下筷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勉强笑道:“有这种事?我怎么没听说过……沈省长,您是不是听了什么谣言?”
沈青云看着他的反应,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他没有继续追问,只是笑了笑:“可能是我听错了吧。不过,文松书记,江山市的干部队伍建设,还是要多注意。毕竟我们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不能让一些害群之马坏了风气。”
身为副省长,他这么说倒是也没什么问题。
谭文松的脸色渐渐恢复正常,连忙点头:“您说得对!您说得对!我们江山市一直很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以后会更加严格要求的!”
接下来的饭局,谭文松再也没提杜万青和钟玉玲,只是一个劲地聊工作、聊省里的政策,偶尔说几句恭维沈青云的话。
沈青云也没再追问,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着,心里却在盘算。
谭文松的反应已经说明,他知道钟玉玲的事,甚至可能跟这件事有关。
现在省纪委的专案组已经在路上了,只要再找到确凿的证据,就能把这个隐藏在背后的“大老虎”揪出来。
晚上八点半,饭局结束。
谭文松坚持要送沈青云回家,被沈青云婉拒了。
他走出迎宾馆,看到刘福荣和周朝先开着车停在路边,便径直走了过去。
“省长,怎么样?”
刘福荣连忙下车,打开车门请沈青云上车。
“没什么。”
沈青云坐进车里,淡淡地说道:“走吧,回家。”
车子驶离迎宾馆,朝着省厅宿舍的方向开去。
窗外的路灯飞快地向后退,像一串流动的光。
沈青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心里却在不停地思考。
谭文松会不会已经察觉到什么?
他会不会给钟玉玲通风报信?
之后的调查,会不会遇到阻力?
太多的不确定,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坚持下去。
杜万青的死、杜晓峰的三千万、钟玉玲的卖官……这些事情背后,一定藏着一个巨大的黑幕。而他的责任,就是把这个黑幕揭开,还给老百姓一个公道,还给公安系统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