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寒暄了一番之后,一行人便前往省委礼堂。
沿途的松柏修剪得整整齐齐,树干上挂着红色横幅,风一吹,横幅轻轻晃动,在晨光下格外醒目。
礼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青砖红瓦,门口有两根罗马柱,柱身上刻着“为人民服务”的烫金大字,虽然有些陈旧,却透着庄重感。
推开礼堂大门,一股暖融融的气息扑面而来。
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三百多个座位几乎没有空席,前排是厅局级干部,穿着正装,坐姿挺拔。后排是省委省政府机关的年轻干部,大多穿着休闲些的外套,手里拿着笔记本。
看到胡长河、穆连成、沈青云等人进来,礼堂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沈青云身上。
这个“外来的”政法委书记,成了全场的焦点。
沈青云跟着胡长河走到主席台侧边,暂时在休息室等候。
而此时此刻,整个会场里已经充满了窃窃私语。
“左边那个就是吧,看着比新闻里年轻啊,才四十出头吧?”
说话的是后排一个穿浅蓝色衬衫的年轻干部,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上是沈青云在粤东的新闻照片。
“何止年轻,本事才大呢!”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女干部接过话,声音压得很低:“我表哥在粤东公安厅工作,说他去年破了个器官买卖集团,抓了三十多个人,还帮几百个农民工要回了欠薪,老百姓都叫他沈青天。”
“真的假的?”
另一个干部凑过来,带着怀疑:“西川跟粤东不一样,咱们这边少数民族多,山区又广,治安比沿海复杂,他一个外来的,能搞明白吗?”
“不好说,”
前排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干部回头,语气严肃:“我听说他在江北的时候,也管过少数民族地区的事,有经验。不过咱们省的公安厅长杨宏毅,在西川干了这么多年,根基很深,他来了之后,俩人能不能合得来,才是关键。”
这些议论声虽然传不到沈青云这边,但其实还是能够感觉到的。
但沈青云没有在意,反而觉得踏实。
有议论说明有关注,有怀疑说明需要用实绩证明。
他靠在休息室的沙发上,拿出那本调研笔记,翻到“春熙路治安”那一页,心里默默完善着后续的工作思路。
“青云同志,该进去了。”
这个时候,穆连成推开门,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别紧张,就跟平时开会一样,西川的干部都实在,你说实话、干实事,他们就会认可你。”
沈青云点点头,合上笔记本,跟着穆连成走进礼堂。
主席台上已经坐好了人:中间是胡长河,左边是穆连成,右边是董振彪,沈青云被安排在董振彪旁边的位置。
他刚坐下,就感觉到台下的目光更集中了。
有人在快速记录他的外貌,有人在低声交流他的履历,还有人在观察他的坐姿,似乎想从细节里看出他的性格。
礼堂的灯光很亮,照在主席台上,沈青云能清楚看到台下每一排干部的表情:前排的副部级干部们眼神沉稳,带着审视。中间的厅局级干部们拿着笔,随时准备记录。后排的县处级干部们眼神好奇,偶尔还会互相递个眼色。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坐姿,双手放在膝盖上,保持着端正却不僵硬的姿态。
这是他多年开会养成的习惯,既显尊重,也能让自己保持清醒。
………………
“同志们,安静一下!”
董振彪拿起话筒,清了清嗓子。
他的声音透过音响传到礼堂各个角落,沉稳中带着亲和,瞬间压下了台下的私语。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有两项议程:一是欢迎中央巡视组副组长、中组部常务副部长穆连成同志来西川指导工作。二是宣布中央关于沈青云同志的任职决定,并请沈青云同志作就职发言。”
看着众人,董振彪缓缓说道。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董振彪等掌声停了,便继续说道:“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穆连成同志。穆部长一直关心西川的发展,这次亲自来宣布任职决定,是对我们西川工作的极大支持!”
掌声再次响起,穆连成站起身,对着台下微微鞠躬,笑容温和却不失威严:“同志们,我这次来西川,一是传达中央的决定,二是跟大家见个面,看看西川的干部队伍。刚才在门口跟长河、振彪同志聊,又看到礼堂里这么多精神饱满的干部,我对西川的工作更有信心了。”
董振彪等穆连成坐下,继续主持:“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穆连成同志宣读中央关于沈青云同志的任职决定。”
穆连成拿起放在桌上的红色文件袋,掏出一份印有“中共中央组织部”字样的文件,缓缓展开。
礼堂里瞬间鸦雀无声,只有文件纸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