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暴增至近九千间,而破案率仅仅不到百分之十,这种无序状态成为黑帮滋生的沃土。瘾君子公开吞服鸦片,警员却与站街女调笑,两千港币就能买通警察放人,此时的黑帮以同乡为纽带,如潮勇义等帮派依托潮州商会势力,通过控制中环、西贡等码头获取生存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团也经历了改变,黑帮经济来源从最初的码头保护费,逐渐扩展到黄赌毒等偏门。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龙头高层掌控决策,中层双花红棍分管地盘,底层打手负责执行,而且,伴随着七八十年代的发展,黑帮逐渐开始渗透娱乐业。
当然,七十年代廉政公署成立打破了警匪同盟,九十年代回归临近使殖民政府收紧管控,黑帮被迫从街头转向商业,九十年代新义安等黑帮通过地产、娱乐业洗白资产,时至今日已经越来越低调了。
只是沈青云没想到,他们竟然还有胆量,把爪子伸向内地。
“是哪个帮派,有具体线索吗?”
沈青云睁开眼睛,语气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他在公安系统待了二十多年,最清楚这种跨境勾结的危害。
本地黑恶势力有地头熟的优势,港岛黑帮有资金、有组织、有“经验”,两者结合,不仅会扰乱市场秩序,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暴力犯罪,甚至威胁到社会治安稳定。
“线人说是新义安的人,具体身份还没查清。”
何卓晓摇摇头,语气里带着无奈:“这些人很狡猾,入境后不用自己的身份证登记住宿,都住在本地黑恶势力提供的‘落脚点’,而且很少用手机打电话,主要靠面对面接头,我们的网安支队很难追踪到他们的行踪。”
沈青云拿起笔,在便签纸上写下“新义安”三个字,又在旁边画了个圈,重重地打了个叉。
新义安的前身可追溯至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成立的义安三合会,由潮州籍移民在港岛组建,最初以义安工商总会名义注册,表面为同乡互助组织,实则通过收取码头保护费、经营地下赌场牟利。
抗战期间,义安与日军合作开办运输公司,势力渗透至九龙城寨等法外之地。
后来,军统少将项前正式接手并改组为新义安,利用其特务背景整合资源,将帮会发展为兼具政治工具与犯罪集团双重属性的组织。
此时的新义安已形成以潮汕帮为核心的权力结构,初步奠定港岛黑帮格局。
回来,项前被港英政府驱逐。
长子项华炎接掌新义安,开启帮会的企业化改造。
他建立严格的层级体系:龙头之下设委员会,各区设坐馆管理,基层分红棍、白纸扇等职,并引入计算机管理成员档案,形成区头制垂直统治。
到八十年代,新义安成员突破八万人,控制尖沙咀、旺角等核心商圈,通过垄断小巴运营、娱乐场所、劳工市场获取巨额利润。
这一时期的新义安以暴力开路,九十年代甚至曝光帮会成员用工业绞肉机处理仇家尸体,手段之残忍震惊全港。
七十年代廉政公署成立,彻底斩断警黑勾结的传统模式,新义安被迫从街头暴力转向资本运作。项华炎之弟项华强、项华胜成立永盛电影公司,通过投资《赌神》、《逃学威龙》等影片将黑钱洗白,并利用娱乐圈影响力重塑帮会形象。
同时,新义安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投资房地产等方式构建合法商业帝国,形成以商养黑的新模式。
港岛回归后,政府强化《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新义安遭受持续打击。
千禧年后,帮会转向金融犯罪,通过离岸公司、虚拟货币等手段洗钱,尽管警方近年拘捕多名高层,但新义安仍通过家族信托、影子公司维持运作,其核心成员藏身海外遥控指挥,犯罪形式从传统暴力转向智能化、全球化。
只是沈青云没想到,他们竟然还敢把触角延伸到内地这边,还真是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