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指腹在方圆县的位置反复摩挲。
冬日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银灰色的中山装上切出明暗交错的条纹。
“坐吧。”
顾青山转身时,金丝眼镜滑到鼻尖,他用指关节推眼镜的动作带着常年批阅文件的惯性:“滨州这次的事,网上吵得凶啊。”
沈青云刚坐下,就听见对方说:“我今早看了你们拆除石碑的直播,有个细节很好,让县党史馆的老馆长现场讲了当年发生的惨案。”
顾青山的手指在茶几上敲出轻响,淡淡地说道:“这比单纯道歉有力量。”
“是朱晓元同志提议的。”
沈青云翻开报告,指尖在追责名单上顿了顿,这才开口说道:“目前已停职县委书记赵家明、县长王志强,分管副县长移交纪委,参与审批的六名干部全部要被惩戒。”
他抬眼时,正对上顾青山审视的目光,缓缓说道:“下一步准备在全市开展历史记忆教育,把那些遇难者的事迹编成教材。”
顾青山突然从书柜里抽出本泛黄的《抗战档案》,翻到折角的一页:“你看,这是当年方圆县解放时的照片,老百姓举着不忘血仇的木牌。”
说着话,他的指腹按在照片里一位老者的脸上,平静的说道:“现在他的孙子就在县政府当办事员,居然在立碑审批表上签了字。”
沈青云的喉结滚了滚:“是我们的历史教育出了问题。”
他从文件袋里掏出份名单:“已安排这六名干部去县党史馆当三个月义工,每天给参观者讲解惨案历史。”
“光讲解不够。”
顾青山合上档案,声音陡然提高,严肃的说道:“要我说,应该让他们跪在纪念碑前,听遇难者后代念祭文!”
他的拳头在茶几上轻轻一砸,青瓷茶杯震得跳了跳:“我们党最讲历史传承,忘了来路,就会丢了民心。”
看到他的态度,沈青云就知道,自己之前的做法是正确的。
当然,他也知道,所谓跪着只不过是顾青山的义愤之言而已。
沈青云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深痕:“我下午就安排落实。另外,那个日资项目已终止合作,我们联系了三家国内企业,承诺三个月内解决两千个就业岗位。”
顾青山的脸色缓和些,端起保温杯喝了口茶:“处理得还算及时,但要记住,招商引资不能踩红线,历史底线比经济发展更重要。”
他在报告上签字时,钢笔在“同意”二字上停留许久,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下午去见见李省长,他更关心后续的民生安置。”
很显然,关于这件事省委应该已经有过讨论了。
离开一号楼时,沈青云发现文件袋上的褶皱被自己攥得更深了。
穿过庭院时,腊梅的冷香钻进鼻腔,他想起顾青山最后那句话:“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滨州的干部得学会在历史和现实里找平衡。”
省长办公室的阳光更明亮些,李跃进正对着全省经济报表皱眉,看见沈青云进来,随手将笔扔在“招商引资完成率”那栏:“坐吧,刚看了你们的报告,处理速度挺快。”
他的手指在“汽车配件厂”几个字上敲了敲,平静的说道:“但这一千个岗位,不能成空头支票。”
“已经对接了外地的三家企业,下周就能派考察团来。”
沈青云递过合作意向书,对李跃进解释道:“我们承诺减免三年税收,前提是优先录用方圆县的失地农民。”
他注意到李跃进的茶杯里泡着胖大海,最近省里开会频繁,这位省长的嗓子一直哑着。
李跃进翻意向书的动作很快,突然停在某页:“这个鲁东重工,去年在当地的项目拖了半年才投产。”
他抬起头的时候,眼角的细纹里带着警惕,对沈青云嘱咐道:“你得派个专班盯着,别让老百姓空欢喜。”
“让朱晓元同志牵头。”
沈青云的语气很肯定,直接缓缓说道:“他在青州时跟过类似项目,盯得紧。”
他想起今早接到的消息,方圆县有两百多农民去县政府询问岗位情况,便开口说道:“另外计划拿出五百万就业培训资金,就算企业一时进不来,先让大家学门手艺。”
李跃进突然笑了,从抽屉里拿出袋润喉糖:“你这办法稳妥。”
他的手指在报表上圈出滨州的位置:“顾书记总说你太刚,我倒觉得,在原则问题上就得刚,在民生问题上得柔。”
他把签好的报告推过来,“省里给你们配套二百万,算是支持。”
“谢谢省长。”
沈青云闻言连忙道谢,接过报告的时候,发现李跃进在“就业保障”那栏画了个五角星:“还有件事,文旅厅那边我打过招呼了,等你们的历史教育整顿结束,就恢复景区评定。”
他起身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李跃进走过去接起电话。
说了几句之后,他看向沈青云笑着说道:“顾书记打来的,让你下午留在省委这边,参加晚上的舆情研判会。”
沈青云连忙点头答应着。
暮色渐浓时,他一个人站在省委大院的银杏树下,看着文件袋上顾青山和李跃进的签字。
一个遒劲如松,一个沉稳似山。
仿佛代表两个人不同的工作风格。
手机震动起来,是朱晓元发来的视频:拆除后的碑座上,老百姓自发摆上了白菊,在寒风里轻轻摇曳。
他回了条信息:“守好这片土地,就是守住我们的根。”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远处的路灯次第亮起,在雪地上铺出一片温暖的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