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天之后,初秋的阳光透过会议室的高窗,在红木长桌上投下规整的光斑,十只白瓷茶杯里的龙井舒展着,茶香混着窗外的桂花香漫在空气里。
沈青云翻看面前的第二季度工作报告,指尖在那些数字上轻轻点了点,抬眼时正撞见市长刘彦昌投来的目光,这位搭档的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显然为了开发区的事熬了不少夜。
“都汇报得差不多了。”
沈青云合上笔记本,金属搭扣发出轻响,淡淡地说道:“总的来看,第二季度各项指标都在预期内,尤其是营商环境评分,较上季度提升了三个百分点,值得肯定。”
他看向宣传部长楚俊生,点点头道:“这和你们加大正面宣传分不开,但不能松懈,彭东南案的余波还没完全过去。”
“我们已经在安排了。”
楚俊生推了推眼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舆情数据,对沈青云说道:“清廉滨州系列报道,下周开始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
他顿了顿,补充道:“林俊威院士考察团的消息,我们暂时压着没发,等定了再宣传。”
听到这个名字,沈青云皱了皱眉头。
会议室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常务副市长肖如水身上。
这位戴着金边眼镜的副市长清了清嗓子,从公文包里抽出份烫金封面的合作意向书,推到桌中央:“关于林俊威院士考察团的接待情况,我向各位汇报一下。”
阳光恰好落在意向书的院徽上,金色的麦穗图案闪着光。
“经过两天的考察,林院士团队已初步决定,在我市开发区兴建江北新材料研究院及配套生产基地,总投资预计达一百五十八亿元。”
肖如水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手指在一百五十八亿上重重一划,认真的说道:“这将是我市建市以来最大的科研投资项目。”
“一百五十八亿?”
军分区政委徐文鑫的粗嗓门打破了寂静,他往前凑了凑,迷彩裤的膝盖处磨出的白痕格外显眼:“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政法委书记赵茹却皱起眉,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配套生产基地几个字,并且画了道波浪线,随即开口说道:“生产基地涉及化工材料,环评能通过吗?别忘了去年的环保督查整改要求。”说着话,她抬眼看向肖如水,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林院士团队有相关产业经验吗?”
“赵书记放心。”
肖如水早有准备,掏出份厚厚的资质报告,对大家说道:“林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型铝合金材料,环保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废水处理技术已获国家专利。”
他翻到某一页,笑着说道:“而且他们和中科院环境所合作多年,环评绝对没问题。”
市委副书记朱晓元一直没说话,此刻突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分量:“政府准备提供哪些优惠政策?”
他指了指意向书的空白处,开口说道:“土地、税收、贷款贴息,这些都得有明确说法,不能拍脑袋决策。”
肖如水的手指在桌下蜷了蜷,显然没料到会被追问细节:“初步拟定的是,划拨三百亩工业用地,前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政府贴息提供二十亿专项贷款……”
“二十亿贷款?”
统战部长林耀辉猛地打断他,手里的钢笔啪地拍在桌上,直接说道:“去年咱们市的财政赤字刚压到十五亿,这贴息可不是小数目。”
他翻开政府财政报表,红色批注密密麻麻:“得做个详细的成本收益分析,不能为了项目盲目让利。”
会议室里的空气渐渐凝重,桂花香似乎也被这严肃的气氛冲淡了些。
常委们的目光齐刷刷看向沈青云,等待这位一把手定调子。
沈青云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不快却透着沉稳。
他看着肖如水略显紧张的脸,又扫过意向书上面那位林俊威院士的签名,笔锋张扬,和资料里那位严谨的科学家形象不太相符。
“项目本身是好事。”
沈青云缓缓的开口,目光扫过全场,看着众多常委们,直接说道:“五十八亿的投资,能带动多少就业?能形成多大的产业链?这些都得算清楚。”
顿了顿,他的手指点了点自己的笔记本,在之前写下的“偶遇”两个字上重重一点。
那是肖如水汇报时提到的,王海生与林俊威在粤东的相遇。
“但我有个疑问不明白。”
沈青云的声音陡然提高,严肃的说道:“国家科学院的顶尖院士,会因为一次偶遇,就决定在一个地级市投一百多个亿?”
听到沈青云的问题,肖如水的额头渗出细汗,连忙解释道:“是王海生同志提前做了功课,知道林院士在找中试基地,特意在粤东的行业论坛上堵到的……”
“堵到的?”
沈青云追问道,目光锐利如鹰,认真的说道:““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