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大家都是纨绔,谁会惯着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时的李茂,蓬头垢面,身上也是不住的散发着恶臭的味道。
    但是他这副恶狠狠的模样,却极为骇人。
    如果是以前,李茂但凡敢这么说话,徐增寿肯定不会跟他说第二句话,而是冲上去先赏他几个大逼兜再说。
    毕竟,大家都是纨绔,谁会惯着谁啊?
    但是现在看到李茂这副模样,徐增寿却没有生气,反而是叹了口气。
    他轻声说道:“你又何必如此,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李茂冷笑着说道:“老子还用不着你来假惺惺的同情,收起你那副恶心嘴脸。”
    这个时候,朱允炆终于忍不住了。
    他插嘴道:“表哥,小公爷也是一番好心……”
    然而,话还没有说完,朱允炆就被李茂吓得倒退了几步。
    李茂扭过头,直勾勾地盯着朱允炆,也不说话。
    但他这副眼神,有愤怒,有不甘,甚至还有一丝若隐若现的杀意。
    三个人隔着囚牢的栅栏,相对而望。
    朱寿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副场景,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他知道徐增寿这次过来看李茂的用意。
    无他,不过还是上次亲眼见到李家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下,然后生出的兔死狐悲之情的延续罢了。
    朱寿不觉得,两个人是打出来感情了,反而觉得,徐增寿的行为,更加像是一种祭奠。
    祭奠日后可能同样会步李家后尘的徐家。
    毕竟,李家虽然没了,可是李茂终究因为临安公主的关系,还能苟活于世。
    但是他们徐家呢?
    徐家可没有李家这样的关系,到时候如果倒下,那就是满门尽没,没有第二种可能。
    老实说,没有亲眼看到这样的事情,道听途说,根本没有这样的震撼!
    朱寿的神色有些恍惚。
    说起来有些好笑,眼前的这三个人,都算得上是大明最顶级的二代了。
    一个皇三代,一个小公爷,还有一个皇亲国戚。
    但是,三个人最后的结局,反而是此时身陷囹圄的李茂最好。
    朱允炆因为自己的愚蠢,最后被朱棣打得人间蒸发,后人多半倾向于朱允炆在那场靖难之役中死了。
    而徐增寿更惨,他因为帮助朱棣,死在了黎明前的最后一刻。
    虽然徐家因为徐增寿,实现了一门两公爵,富贵与国同休的独一份的尊荣。
    然而,死了就是死了,对于徐增寿个人而言,这个结果当然算不上多么美妙。
    反倒是李茂,虽然被老朱流放,但失势的勋贵不如狗,他反而落得一个善终。
    只能说,造化弄人。
    想到这里,一时之间,朱寿不由得生出一股意兴阑珊之感。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以后到底要做什么!
    记得刚来大明的时候,朱寿每天考虑的事情,就是怎么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那个时候,他只知道自己的老爹和爷爷是苦逼商人,每天东奔西跑,却赚不到几个钱。
    一年到头,在家里的日子屈指可数。
    正因为如此,朱寿才会想着赚钱。
    而且,那心里最大的野心,也不过是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抱上朱棣的大腿,混一个从龙之功。
    然后以后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做一个纨绔大少。
    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想的还是太天真了。
    这一年来,他做了许多事情。
    洪武盐换到了一个丹书铁券,在长干里混到了一个败家子的名声,在梅山又得到了徽州十数万流民的尊敬。
    仔细想起来,丹书铁券给他的,是一种对权力的可怕的深刻认知。
    在这个时代,只要有权,哪怕是在衙门当堂杀人,别人也拿自己无可奈何。
    而在长干里,朱寿主要的布局,却全部都是为了赚钱。
    红砖水泥让他赚到了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银子,可是朱寿从来都没有觉得有多少快乐可言。
    以前他也曾经想过,哪怕是抱不到朱棣的大腿,赚够足够的钱也是可以的。
    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就做好准备,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做自己的富家翁似乎也不错。
    但随着接触这个时代越来越多,朱寿却发现,自己的想法,真的很天真。
    权力虽好,可是永远都是一山还比一山高。
    论权力,这个时代,谁能够比得上高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
    抱大腿混个从龙之功又能怎么样?
    自己再努力,还能比得上李善长、蓝玉这些跟着老朱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功劳?
    但这些人,老朱说杀,立马就杀掉了。
    而做富家翁,更是有点可笑。
    当年大明著名的江南首富沈万三,那是真的堪称富可敌国。
    就连皇帝修金陵城,钱不够,都是沈万三出钱的。
    然而呢?
    城池修建好之后,皇帝说沈万三想要出钱犒赏兵卒,有谋逆之心。
    一声令下,整个沈家如同沙滩城堡,轰然倒塌。
    朱寿觉得自己天真,也正是因为这个。
    他不相信李善长的权势,比不过仅仅拥有一张丹书铁券的自己,但李善长说死就死了。
    他也不相信沈家没落的时候,钱没有现在的自己多,但沈家也是说完蛋就完蛋。
    这种感觉,让他有一种深深的无力之感。
    不论是多么位高权重,多么富甲一方,在时代的洪流之下,选择错了,终究都会化为齑粉。
    这些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甚至很多时候,都与人性无关。
    现在仔细想来,似乎也只有帮助梅山的那些流民的时候,他才是最快乐的。
    而且,朱寿相信,哪怕他什么都不做,现在立马就被皇帝噶掉。
    只要有梅山那十数万人在,那么自己的名字,定然能够留在历史上!
    这个时候,朱寿突然有些理解,自古以来,文人为什么要将名声作为自己最高的追求了。
    青史留名啊……
    说到底,还是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够让自己有一些真正的安心的感觉。
    徐增寿和朱允炆,也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但是,有一说一,两个人的名声,却不怎么好。
    徐增寿当着朱允炆的官,却投靠了朱棣。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