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道是什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派吧?”
    “你对异人世界还真是一点都不了解呢!”
    杜小斋吐槽道:“当今道教分正一,全真两派,其中正一派以龙虎山天师府为首,又分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等。
    全真派分南北二宗,北宗由重阳真人开创,传全真七子,南宗传五祖……
    北七真,南五祖,这一代代传下来,全真早就支离破碎了,也许随随便一座小山上的破败道馆,就是全真一派的传承……
    像我们莲花山,拜的是南五祖之一紫虚真人一脉,但同样自称紫虚一脉的,至少还有三四十座道观!
    正一派好歹有个龙虎山在那钉着,全真派有啥?一团散沙!”
    眼看杜小斋越说越丧气,傅源忍不住安慰道:“深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遍地开花的全真,指不定在哪藏着高人呢!”
    杜小斋还在忿忿不平,明明知道凶手是谁,却顾虑重重不敢插手,憋屈是难免的。
    曾月义也握住她的手,无声的安慰着,对傅源道:“所以这些异人,都是学习玄学的?”
    傅源把玩着棋子,道:“我对异人世界不太了解,不过听说异人分先天异人跟后天异人,后天异人都要炼?,应该都属于玄学吧……先天异人不知道。”
    杜小斋也平复了心绪,好奇道:“玄学?这是什么说法?”
    曾月义纳闷道:“你不知道?”
    杜小斋摇头,两人都把目光看向傅源。
    傅源想了想,抓起一把棋子洒在棋盘上,道:“这个世界分为已知事物跟未知事务,这里是已知事物。”
    又指了指棋盅,道:“那里面是未知事物。”
    捡起一颗棋子,傅源道:“科学的角度,一般会研究单个事物的组成,成分,数量级,作用机制等。
    组成么,随着科学进步,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小,分子,原子,中子,电子,质子,夸克……好像还有猜测的弦理论……再往下不好说,只有更小,没有最小。
    成分么,科学能检测到的蛋白质,维生素,血小板,红细胞……等等,大约百余种,随着科学的进步,还会发现新的成分,因为还有无数未知事物,所以没有止境。
    再一个数量级,拿长度举例,毫米,厘米,分米,米,往上还有光年,往下还有微米,纳米……随着科学进步,同样越分越细,没有止境。
    作用机制也是一样,发现的越多,数量级越小,必然会发现新的作用机制,同样也是没有尽头的。”
    傅源把手里的棋子放下,拨弄着一堆旗子,道:“所有的已知事物都是一样的研究方法,总之,科学越是发展,越是庞大……但对于未知事物,因为不知道,所以缺乏理解。
    即便对于已知事物,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科学对于认知世界,有一定的局限性,更加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一切,科学不是万能的,不能解释所有事物,没有哪个科学家敢说能解释世上的一切!”
    曾月义跟杜小斋仔细的听得,一边听一边点头认同。
    等傅源说完,杜小斋迫不及待的道:“那玄学呢?”
    傅源将一堆棋子分成四份,道:“玄学善于发现事物的表像跟本质,总结其规律,找到共性。
    比如这一堆,代表着“向上生发,向外扩张”的特性,把这个特性取一个名字,叫做“木气”,用八卦表示,是震卦。
    比如春天时天气暖和了,冰雪融化了,小草发芽了,动物有了繁殖行为……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事物虽然不同,但特性是共同的。
    再比如这一堆,代表着“逐渐旺盛,壮大至极限”,把这一特性取个名字,叫“火气”,在八卦中是离卦。
    比如说夏天的时候,植物特别旺盛,动物活动频繁,天气特别热,但都是有极限的。
    再来这一堆,代表着“下降,收敛”的趋势,把这一特性起个名字,叫“金气”,在八卦中是兑卦。
    比如秋天的时候,树叶落了,动物的活动减少了,天气渐渐凉了。
    最后这一堆,代表着“不动,安静,封藏”,这一特性叫做“水气”,在八卦中是坎卦。
    比如冬天,树叶都掉光了,动物也藏起来冬眠,天气也变冷了,当然,这个也是有极限的。”
    傅源指着四堆棋子,道:“木,火,金,水,这四种特性,就是玄学中的“四象”。”
    杜小斋若有所思。
    曾月义一脸茫然:“那“土”呢?”
    傅源笑了笑,道:“对这“四象”继续寻找共性,木,火的共性是向上的,开散的,就叫做“阳”,而金,水的特性是下降的,收藏的,叫做“阴”。
    阴与阳,就是“两仪”。
    “两仪”再继续寻找相同的特性,它们都是从虚无中来,一切都是从“无”开始,从“零”开始。
    从“无”到“有”,肯定有一个过程,就把这个过程,起个名字,叫做“?”!
    “?”是怎么来的呢?必然有一种力量创造了?,玄学就把这种力量叫做“道”!
    “道”产生了“?”,叫做“一?”,也叫“初始之?”,对于人而言,叫做“先天一?”。
    从“一?”到“两仪”,这中间有一个过程,叫做“中气”,因为这个过程代表着“孕育”,也叫“土气”。
    道,产生了?,?孕育了两仪,孕育了四象,孕育了万物!
    这个道理不仅能用来解释已知事物,同样能根据这个道理来解析未知事物。”
    傅源将棋子收起,丢进棋盅,总结道:“总而言之,科学是向下求,向细化求,科学越进步,就越庞大,没有尽头,科学越是进步,就越是没有人能一个人掌握所有科学!
    但玄学向上求,向笼统求,越是向上,越是简单,最后简单成“道”,所以玄学是可以被一个人掌握的。
    当然了,我不是在否定科学,科学可以强国,可以利民,我本人也是提倡科学的。
    我只是在否定“包装”科学,所谓的“科学至上”,“科学万能”,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不尊重!”
    曾月义咽了咽口水,忍不住道:“所以我试图用科学解释一切,本身就不科学?”
    傅源笑了笑,道:“神农尝百草,尝的是草药的成分吗?中医那么多药材,是怎么确定其药效的?如果把“气”这个概念引进去,是不是就更容易解释一些?”
    杜小斋喃喃道:“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我还从没深入思考过呢。”
    傅源诧异道:“你学内丹的,却不学玄学?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你是在“学技”,还是在“求道”?”
    杜小斋吐了吐舌头,道:“大家都只是在学本事而已。”
    傅源无语:“那还不如一人发一把手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