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心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阳造化之日!”
    赵方旭果断道:“行,十天内我把人请来,那这中间十天呢?”
    傅源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道:“你们随意,别打扰我就行,我斋戒沐浴,调整身心。”
    ……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如果只是祭祀,“身斋”就够了,像颜回说的那样“不饮酒不茹荤”,让身体清洁。
    但傅源需要主持封神,除了“身斋”,他还需要“心斋”。
    什么叫“心斋”?
    颜回跟孔子请教数日后,说“回益矣”,有所增益了,孔子问什么样的增益,颜回说自己忘记了仁义,孔子说这还不够。
    又数日后,颜回说自己忘记了礼乐,孔子说还不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孔子问“何谓也?”
    颜回回答:“回,坐忘矣。”孔子问“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心斋调心,便是“坐忘”!
    不过傅源在“坐忘”的基础上,还加上了“三省吾身”。
    普通人一旦静下心来,就会涌起诸般杂念,这诸般杂念是不可能被压制下去的。
    针对这诸般杂念,道家说“忘”,杂念可以有,但不去想,比如莫名其妙的想到一个人,但是不能去想这个人跟你有什么关系,或者这个人做过些什么,把后面这些都忘掉。
    儒家则是“定,静,安,虑”,定住身心,引导杂念,比如专门去想一件事,然后针对这件事深入去想,专注去想,把所有杂念念头都引导到这件事上去。
    直到全神贯注的去想这件事,想到心静,想到神安,将这件事的方方面面都想清楚,思虑周全。
    而傅源“三省吾身”,想清楚自己以前经历的所有事,想清楚每一件事,想清楚有没有违背过自己的本心。
    只要自己行事不违本心,合乎心中的道理,那“理直”,则“气壮”!
    每想清楚一件事,自己的气,就壮大一份!
    ……
    就在傅源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坐忘心斋,调整身心时,远在江西龙虎山上,迎来了一位客人。
    这位客人不是异人,也不是旅游局的,更不是道家协会的。
    这位客人的身份没人知道,一来就找上了龙虎山老天师。
    两人躲在房间里聊了半天,之后客人离开,老天师开始闭关。
    名为闭关,实则却避开了所有人,悄无声息的下了山。
    在山脚下,上了一辆车后,便踪迹全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