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终极考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铁泰斗”陈国栋院士!此时的他还是个刚评上院士不久的中年学者,但在业内已经颇有声望。
    “陈院士,久仰大名!您在《金属学报》上那篇关于微合金化的论文,我拜读过很多遍。”张卫东热情地握住陈国栋的手。
    陈国栋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没想到张书记对钢铁冶金也有研究?”
    “略知一二。”张卫东谦虚地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今天我们展示的技术,可能会颠覆您的一些认知。”
    陈国栋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不以为然。作为行业权威,他见过太多夸夸其谈的地方官员了。
    郑毅看在眼里,轻咳一声:“张书记,直接带我们去看实验现场吧。”
    “这边请。”张卫东做了个手势,引领众人向改造后的3号车间走去。
    车间门口,王哲带着技术团队已经等候多时。
    见到专家组,他立即迎上来:“各位专家好,我是盛世科技首席科学家王哲,负责本次技术改造。”
    陈国栋打量着眼前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忍不住问道:“王博士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导师是谁?”
    “清华本科,MIT博士,导师是理查德·费曼教授。”王哲平静地回答。
    专家组顿时一片哗然。
    费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理论物理界享有盛誉,但是,跟钢铁冶金似乎扯不上关系。
    陈国栋摇摇头:“王博士,恕我直言,钢铁冶炼是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光有理论恐怕……”
    “陈院士,”王哲不卑不亢地打断他,“请先看看我们的实验数据再下结论。”
    众人进入车间,只见一条改造过的生产线正在运转。
    与传统钢铁厂震耳欲聋的噪音和高温不同,这条生产线异常安静,几个戴着AR眼镜的技术人员在控制台前轻点屏幕,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这是我们改造的智能控制系统。”王哲介绍道,“通过量子计算模拟,我们优化了从原料配比到轧制成型的每一个环节。”
    他示意助手拿来一块刚刚下线的不锈钢板:“这是采用新工艺生产的316L不锈钢,请各位检测性能指标。”
    陈国栋接过样品,仔细查看后,脸色渐渐变了:“这光泽度……这表面光洁度……”他急不可待地走向一旁的便携式检测设备,“我要马上做个成分分析!”
    其他专家也纷纷围上来,各自拿出专业仪器开始检测。
    十分钟后,检测数据陆续出来。整个专家组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郑毅察觉到异常,问道:“怎么了?数据有问题?”
    陈国栋深吸一口气,声音有些发抖:“郑司长,这块钢材的耐腐蚀性是国际标准的三倍,强度提高了50%,而成本……居然降低了20%!”
    “这不可能!”一位宝钢的专家失声叫道,“按照现有理论,这几个指标是互相矛盾的!”
    王哲微微一笑:“这就是量子计算的威力。我们在原子层面重新设计了合金结构,突破了传统理论的局限。”
    他示意助手打开一个三维投影:“这是我们的量子模拟系统,可以实时展示冶炼过程中每一个原子的排列变化。”
    专家组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绚丽的原子结构图,那精妙的排列方式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郑毅眼中精光闪烁,转向张卫东:“张书记,这项技术如果推广到全国……”
    “每年至少能为国家节省上千亿外汇,同时创造万亿级的新增产值。”张卫东胸有成竹地说。
    就在这时,陈国栋突然冲到王哲面前,激动地抓住他的手:“王博士,请务必让我参与这项研究!这将是钢铁工业的革命!”
    其他专家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技术细节。场面一时有些混乱。
    郑毅见状,拍了拍手:“各位专家,请冷静。今天只是初步考察,后续会有更深入的技术交流。”
    他转向张卫东,意味深长地说:“张书记,借一步说话。”
    两人走到车间角落,郑毅压低声音:“卫东,不瞒你说,我来之前已经向家父汇报过这个项目。”
    张卫东心头一震。郑毅的父亲是前国务院副总理郑老,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在高层仍有巨大影响力。
    “郑老怎么说?”张卫东小心翼翼地问。
    “家父很感兴趣,特意让我带句话。”郑毅目光炯炯,“他说,像你这样既有政治头脑又有技术眼光的年轻干部,应该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张卫东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感谢郑老厚爱。不过技术突破是团队功劳,特别是王哲博士……”
    “不用谦虚。”郑毅摆摆手,“家父看人从不出错。下周的省委常委会,我会正式提议你进入省委班子,主管工业和经济工作。”
    就在两人交谈时,臧力力匆匆走来:“张书记,刚接到省委办公厅通知,万书记要求您立即去省城一趟,说有重要人事安排要商量。”
    郑毅微微一笑:“看来消息已经传开了。卫东,好好准备吧,你的舞台会越来越大。”
    当天晚上,西江省委小会议室灯火通明。
    万国来亲自给张卫东倒了杯茶,笑容满面:“卫东啊,郑司长对你评价很高。中组部已经原则同意,增补你为西江省委常委。”
    张卫东正要谦虚几句,万国来却话锋一转:“不过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你太年轻,缺乏地方工作经验。”
    “万书记,我……”
    “别急。”万国来摆摆手,“郑司长提议让你分管工业和科技,这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但要想服众,你得再立一功。”
    “请万书记指示。”
    万国来取出一份文件:“国家准备在长江经济带布局一个国家级钢铁技术创新中心,投资规模上百亿。各省都在争,如果你能把这个项目拿下……”
    张卫东顿时会意:“万书记放心,盛世科技的技术优势明显,加上郑司长的支持,我有八成把握。”
    “好!”万国来拍拍他的肩膀,“只要项目落地,我立即召开常委会,把你的任命摆上桌面!”
    离开省委大楼时,已是深夜。
    臧力力在车里等候多时,见张卫东出来,立即递上一份密报:“东哥,查清楚了。郑家正在推动一项国家级工业升级计划,钢铁是第一个试点行业。”
    张卫东快速浏览文件,眼中精光闪烁:“果然如此……力力,通知王哲,立即启动‘钢铁大脑’项目的第二阶段研发。另外,让张华准备一份详细的投资计划书。”
    臧力力一边记录一边问:“东哥,这个钢铁创新中心,咱们真要争?”
    “不仅要争,还必须要赢。”张卫东望向窗外的夜色,声音坚定,“这不仅是政绩,更关系到国家工业命脉。前世这个项目被外资把控,导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一世,我绝不会让历史重演!”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