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交易和购粮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桌上烛火幽幽,算不得亮,但明月悬空,将银辉投在堂前的天井中,使得屋内并不暗。
    当廉兴贤进门,看见陈锐安坐在桌边,对面坐的是毛海峰,徐渭正在天井边来回踱步。
    “这位就是廉管事。”陈锐介绍道:“十五岁往杭州为学徒,三十余岁为大掌柜,历经数家,在杭州、嘉兴二十余年,直到去年才归乡。”
    毛海峰打量了几样廉兴贤,笑着拱拱手,类似的人他也见得多了,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廉管事于苏松杭等地颇有人脉。”陈锐继续说:“而有的事,别人不敢做,不能做,而舟山能做,定海中所能做,我敢做。”
    毛海峰听得一头雾水,伸手抓了抓有些发痒的脸颊,保持了沉默。
    来回踱步的徐渭停下脚步,突然开口道:“听闻在登州,足下亦持刀临阵?”
    “是。”毛海峰狐疑的看看陈锐,再看看徐渭,“我和义父是海商,可不是倭寇。”
    “他日鞑靼攻登州,你要如何?”
    听到徐渭的再次问话,毛海峰更是无语,想了想才说:“此等大事,非你我之辈可……”
    “若是运载兵力往返登州、舟山,你肯吗?”陈锐直截了当的说:“山东一地,兖州府、济宁州、东昌府残破,青州府、济南府难守,唯有莱州府、登州府或能幸存。”
    “我不讳言,如今朝中已将山东视为弃子,但戚继光乃是我陈锐生死兄弟,我也绝不容鞑靼取登州。”
    毛海峰怔怔的看着面前的陈锐,半响后才支支吾吾的说:“此等事……只怕要义父做主。”
    陈锐面无表情的说:“若是大明覆灭,鞑靼侵吞天下……”
    “罢了罢了。”徐渭冷笑着说:“他可以逃去倭国嘛,反正有神风护佑。”
    毛海峰脸色变了变,断然道:“我虽是海商,也曾杀人劫货,但却是汉人!”
    “前些日子在海上,我也听流民说过北直隶、东昌府,其状甚惨,若是他日鞑贼入东南,我毛烈亦举刀!”
    顿了顿,毛海峰继续说:“若是戚总兵要南迁,我愿出力,但若是舟山要运载兵力北上登州……不是我的船队能做得到的。”
    陈锐盯着毛海峰的双眼,久久无语,心想徐渭玩的这小伎俩效果还真不错。
    这等大义凛然的言语,对其他海商头目说……屁用都没有,但对毛海峰这种出身的海商说,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爷爷是举人,父亲是举人,兄长是秀才……这使得毛海峰与其他海商在思维模式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徐渭之所以抛出这番言语,当然不是真的要毛海峰帮忙运载兵力北上登州……现在的舟山也没这个实力。
    甚至于毛海峰答应,陈锐都不敢……鬼知道会出什么事。
    徐渭用的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半响后,陈锐突然话题一转,“听闻你在山东收了一批丝绸、棉布?”
    满心警惕对方是不是要将自己拖下水的毛海峰愣了会儿,才点头说:“多亏戚总兵,勉强收罗了些。”
    “你和徐唯学也东来有一个多月了,听说收获寥寥?”
    毛海峰脸色微变,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骂了几句,埋怨道:“说不要脸还是那些官军不要脸,偏偏我又不能……”
    徐渭、廉兴贤脸色都有些古怪,的确,那些明军实在是不要脸。
    如今大明失北地,天子百官南逃,但实际上兵力调配反而要宽裕得多。
    没辙啊,以前号称天子守国门,辽东、蓟门、大同、宣府四大重镇,北直隶、京畿都布有重兵。
    而如今,相对来说,依黄河、淮河而守,防线稳固不好说,至少防区要小了。
    再加上去年的淮东大败,鞑靼进逼江南腹心之地,兵部急调兵力来援……而这些明军如今就驻扎在苏松、浙江沿海等地。
    最开始是嘉兴那边,一支明军驻扎在平湖县乍浦的港口不远处,有海商运载货物出海,被明军以缉私的名义扣住……实际上就是抢劫。
    明军将领居然还以此向南京兵部报功,击退来犯倭寇……如今的兵部尚书王邦瑞总督淮东,主事的左侍郎张时彻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居然也不查查,还真得褒奖有加。
    从那之后,操蛋的事就屡屡发生。
    从苏州到松江,从嘉兴、杭州到绍兴、宁波,要么是移驻的外军,要么是本地的卫所军,扣住了港口……发财的好机会啊。
    其他地方陈锐不太清楚,反正宁波的观海卫那边已经发了一笔大财了……据说是生丝、棉布。
    几个月下来,事情越闹越大,死人也不是一两次了,直接导致了沿海的商贾不敢出货,为此毛海峰都被气得不行,没了货源,这是要出大问题的。
    如今欧洲的商人不敢来大明沿海,都是在日本做转口贸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