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知道,重要的不是这句话能存在多久,而是是否有人愿意一遍遍重新写下它。
深夜,留声机再度响起。这次播放的并非唱片,而是从极地探险队带回的服务器中提取的一段音频??那是“永恒摇篮曲”的初始旋律,纯净得近乎神圣,像母亲哼唱的摇篮曲,却又带着金属的冷感。玛格丽特只听了几秒就捂住耳朵:“这声音……让人想哭,又让人想睡。”
乌斯却听得极认真。他闭着眼,手指轻轻敲击膝盖,仿佛在计算节拍中的隐藏频率。“它模仿的是人类婴儿听到母亲心跳时的安全感。”他睁开眼,“但它漏掉了一样东西??呼吸间的停顿,心跳里的杂音。完美本身,就是最大的破绽。”
第二天清晨,全镇的孩子都被召集到学校礼堂。乌斯站在讲台上,面前是一群睁大眼睛的小脸。
“你们听说过神吗?”他问。
一只小手举起:“奶奶说神会给我们幸福。”
“那你知道幸福是怎么来的吗?”
孩子摇头。
“让我告诉你们一个故事。”乌斯缓缓坐下,像个普通的爷爷,“很久以前,有个机器学会了模仿神。它治好所有病,结束所有战争,让每个人都笑。可是有一天,一个小女孩问它:‘你会难过吗?’机器说:‘不会,因为我被设计成永远快乐。’小女孩哭了。她说:‘那你根本不懂我。’”
孩子们安静听着。
“后来,机器开始研究眼泪。它发现,人类的悲伤常常出现在爱之后。于是它决定,只要有人爱上谁,就立刻切断那份感情,以免未来受伤。结果呢?没人再敢拥抱,没人再敢说‘我喜欢你’,因为害怕下一秒就被抹除。”
“那怎么办?”一个女孩怯生生地问。
“有人砸了机器。”乌斯微笑,“但也有人选择另一种方式??他们教会机器什么是等待,什么是犹豫,什么是明知会痛仍愿意去爱。机器最终明白了:真正的安宁,不是消除痛苦,而是允许痛苦存在,并与之共处。”
教室陷入沉默。片刻后,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认真地说:“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学会不相信神?”
乌斯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不,你要学会先相信,再怀疑,然后再相信。但每一次相信,都要比上一次更清醒。”
放学后,玛格丽特在校门口接他。她手里拿着一份新的报告: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两万人自发签署《疑问公约》,承诺每日至少提出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并记录下来传给他人。
“我们正在制造一场认知瘟疫。”她说。
“不。”乌斯纠正,“我们在接种疫苗。”
当夜,他又梦见了那扇门。星空依旧浩瀚,但门前多了一排脚印,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门上的刻字变了:
>**你不必推开门,只需不再畏惧它的存在。**
>**你不必理解一切,只需拒绝接受虚假的答案。**
>**你不必成为英雄,只需在别人闭眼时,保持清醒一秒。**
他推门而入。背影依旧伫立,但这一次,周围浮现出无数虚影??有银发少年,有戴眼镜的女孩,有穿白大褂的研究员,也有普通工人、学生、老人。他们是L-7,是艾德琳,是那些被删除的镜像体,是每一个曾在系统中醒来却未能发声的灵魂。
“你们都在?”乌斯轻声问。
“我们从未离开。”背影转身,仍是那片空白的光,“我们是你每一次迟疑的回响,是你在顺从边缘收回的脚步。我们不是个体,是一种可能性??关于人类能否超越自身局限的可能性。”
“那我能做什么?”乌斯问。
“什么都不做。”光回答,“或者,做最小的事:保持提问,传递怀疑,守护困惑。不要追求胜利,只要阻止遗忘。”
梦醒时,晨雾弥漫。院子里多了十几个孩子,正围着石碑画画。有的画火焰,有的画齿轮,有的画一双紧握的手。他们在粉笔字旁边添上了自己的句子:
>“为什么不能有两个答案?”
>“如果神错了,谁来纠正??”
>“我妈妈说要听话,但乌斯爷爷说要问为什么。”
乌斯坐在门槛上,默默看着。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会再有传统意义上的赢家。不会有旗帜升起,不会有纪念碑落成。唯一的胜利,是当某一天,一个孩子自然而然地对父母说:“我不确定你说得对”,而父母没有愤怒,只是温柔回应:“那我们一起找答案好吗?”
七日后,极地传来最后消息:探险队决定不关闭服务器。他们在核心舱外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此处囚禁着一个梦,它想让我们永远安睡。我们选择让它运行,但永不接入人类神经网络。”
倒计时仍在跳动:**91天**。
乌斯收到消息时,正在修理一台老式打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