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用的暗文编号信封!
    瞬时就绷紧了筋骨肌肉,先是看一看信封、封口,确认都完整无缺,方才撕开,取出信纸看起来。
    从头看到尾,不漏一字一句,看完后信纸夹在指间,激动得浑身轻颤!
    送信的周安见对方看完半晌没有说话,心中嘀咕道:大官人叫我来送信,可这吴用先生怎么半天不开口?莫不是这人有不妥……
    就在周安思索该当如何应对时,吴用终于开口:“周安兄弟,信已收到,你暂时留在盐场罢,等待大官人前来汇合。”
    说完就出门去,来到隔壁办公间,因船队明日就要出港入海,林冲、谢希大、祝实念和常峙节四人恰好聚在一起商议事情。
    吴用首先将信递给林冲,林冲接过来看完。
    谢希大见此赶紧抽过来:“信中写了什么?怎林统领都看得屏气不敢出了……”
    “谢二,你还说林统领,你还更夸张哩!我来看看,究竟是什么……”
    “我来看看!是什么……”
    如此四个人看完信,比较表现的话,反而是最开始的林冲反应最沉稳。
    待四人情绪稍微平复下去,吴用就开始指挥:“常管事,趁此时机,大量购置一批石炭。不必再顾忌怕露出马脚,只管尽全力购得最大量!”
    “铁矿也是,哪怕矿场狮子大开口要两倍价格,也要尽量多购得!”
    常峙节郑重点头:“明白!若问起,我就随便扯一个谎应付过去便是。”
    “不过高炉炼铁也不一定要铁矿石,废旧铁件如农具兵器,都能重新冶炼……”
    吴用直接道:“我知你在兵屯有些门路,仍旧是那句话:全力施为!尽可能多的淘换来废旧铁件。”
    说完又看向林冲:“林统领……”
    林冲对上吴用的目光,严肃地颔首,“我会立马调回护卫队,往大官人来路上布兵,以接应大官人。”
    沧州盐场如今的护卫队,已经超越了三年前西门卿预估的一个师的兵力,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这一万五千人配备全套精钢的军备,战力也在不断地剿匪(土匪和贼兵)中得到历练提升。
    一万五千人的护卫队,自然不可能全部陈兵盐场。
    其中三千人轮换护卫盐场,剩下的分散在各个山头‘土匪窝’里,眼下得要调动起来了……
    吴用又看向谢希大:“谢管事,大局稳定就靠你了,在此紧要关头,万不可生出事故。”
    谢希大整个人已是全阵以待,“加亮先生放心,盐场各项物资调度清点,内外管束,我会更加抓紧!”
    如此就只剩下一个祝实念。八千盐户,约三万盐民,便是由他在管理。
    此次起事,重中之重便在三万盐民。
    吴用盯着祝实念说:“起事一事,自然要等大官人到来才能成事。可在此之前,一些准备我们却是要做好的。”
    祝实念也深知责任重大,“自然。”
    “那我们便来商议列举……”
    ……
    无棣盐场,应伯爵拆开了第二封信。
    与沧州盐场收到信后一样,各人反应大差不差。
    “加紧烧制水泥!”
    “加紧烧制红砖!”
    “紧要关头,盐场里切莫横生事端!”
    ……
    当第三封信走海路南下,又走水路西进巴蜀之地,来到白赉光手中,并被他拆开时,已经是半月之后。
    信中只有一个意思:早做准备,万万当心,情势危险时,以保存安危为先。
    白赉光自然听大官人的话,但他想试一试另一条路。如果行不通,他就及时撤退。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1423:13:49~2023-03-1523:05: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过路的黑猫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咖啡双份糖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5章起事中
    ◎人人都是赵二五◎
    赵二五原是盐山县赵家村人,在他幼时,家中有十来亩田地,算是村中富户。
    幼时的他无忧无虑,未曾知饥饿,不曾晓劳苦。
    可是后来黄河决堤改道,家中房屋和田地尽数掩埋于泥沙之下。
    爷奶和爹,也长眠在了退滩地下。
    他母亲拉扯着兄妹三人,啃树皮掘草根,在黄河退滩淤流之处开荒,终于在累得咯血后,开出来二亩地。
    家中终于再次拥有了田地,赶紧种上粮食。
    可因为要交明目繁多的赋税,一年到头收获的粮食,甚至吃不到开春去。
    大多时候依,他们旧啃树皮、掘草根,日子也没有好起来。
    但到底家中有着二亩田,心中有了一个盼头。
    可是后来官府说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大河淤流之处,都是官府公田。
    差爷来到家中,告知他们:家中二亩田地,自此回归官府了!要感恩朝廷,没有叫他们补交田祖。
    赵二五他日思夜想,总也不明白。
    家中原来的五亩田地被水淹了,他娘于是在原来的地方又开荒出来两亩地,耕种成了熟地肥田,他们也交了田赋和人头税各种税赋。
    怎就要感恩朝廷,没叫他补交田祖呢?
    怎就不是他们的地呢?
    怎就成了官府的公田呢?
    赵二五一直没明白,然后他成了官府的佃农。
    佃农赵二五依旧勤快肯干,他早出晚归,侍弄着官府的二亩田地。
    可是他再如何勤快肯干,地里收的粮食,总也不够交纳官府收取的田租,一年到头,反倒欠了官府租子。
    作为官府的佃农,向官府缴纳田租,也是理所应当。
    可赵二五不明白,他都是佃农了,为什么依旧要交纳各种名目的赋税?
    赵二五不明白,他怎么想都不明白。
    只有眼看欠官府的债务,一年一年往上累积。
    尽管他为还清债务,在耕种二亩田地之余,还去和同他一般的佃户抢着开垦退滩淤流荒地,又去打短工、下苦力。
    还是没能让债务停止增长。
    某一天晚上,他觉得他这一辈子、或许再算上下辈子,都还不完欠官府的债务了。
    他也将死在某一日的饥饿里。
    赵二五预感他了他的命运,可他依旧耕种着田地,等待着某一日死亡的造访。
    他觉得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就像他身边许多和他一般的佃户那样。
    饿死、累死,下苦力时被货物压死,或者走路时倒进路沟里去。
    ……
    忽有一天,官府的差爷传话来,叫村长去衙门议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