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4章 谁最好忽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繁华。
    不然一众异域人也不可能奔波千里或者万里,带着大量的货物来这里。
    不过,虽然他比智法知道的还多,可智法愿意介绍,他也不会扫智法的雅兴。
    谁让智法大师出钱了呢。
    一想到智法出钱的时候那肉痛的样子,何欢好奇的问,“寺里平日里给你们例钱吗?”
    智正偷瞄胡姬的同时,一本正经的道:“我们是自小被卖进寺里的,吃穿用度都在寺里,用不上钱。”
    何欢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那就是没有。
    “赏钱呢?”
    何欢再问。
    智法这个时候收回目光道:“平日里我们帮寺里的居士做事,居士们赏赐的钱,师傅会分给我们一些。”
    何欢缓缓点头。
    智正和智法都是灵隐寺的武僧,不是知客僧,能接触到的香客、善信不多。
    有香客或者善信用他们,应该也是拿他们当苦力。
    给的赏钱多与少,都要在达摩院里过一圈,能分润到他们手里的,自然少之又少。
    可能就是几个铜板的零花钱。
    难怪智法在拿出九文入城税以后,那么肉痛。
    “从寺里走到这里,已经一个多时辰了,你们应该也饿了吧,我请你们吃点东西先垫一垫。”
    何欢有心补偿一下智法,恰巧看到了一个支在街边的窝棚,在卖一种看着像是糕点,旁边还有个卖米捏成的丸子的,隔壁还有个卖鱼汤的,当即提出小吃一顿。
    没料到,智法和智正一起摇头。
    纵然智法看那个糕点看了三眼,还是一脸认真的道:“我们不饿,居士还是留着钱救人吧。”
    何欢略微思量了一下,笑着点点头。
    补偿智法的时间多的是,没必要急于一时。
    顺着客商们遍布的街道一直往前,便到了一条宽阔的大街上。
    街道大概有五十米宽左右,街道两侧还有灵隐寺香客们所说的那种武侯铺。
    一个不大不小的房子,里外都有衣着跟城门口的兵丁不一样的兵丁,门口还堆放着几个造型别致的木头车子。
    何欢在书上看到过这种车,是水龙车,救火用的。
    除此之外就是满街的马车和行人。
    跟入城门的时候那条街道不同,这条街道上的马车,大多数是那种装饰华丽的马车,马车前后有仆有从。
    行人们看到这些马车,都绕着走。
    也有不绕着走的行人,大多衣着华丽,有锦有缎,色彩明艳。
    男子们多拿着折扇,带着四四方方的帽子,悬着玉佩,在晃荡。
    女子们多带着幕篱,带着丫鬟豪仆,在两旁的店铺内进进出出。
    “这是御街……官家每次外出的时候都走这条街……”
    智法再次化身为向导,介绍了起来。
    比起刚才那条街道,这条街道确实整齐了不少,幌子、招牌、花牌虽然也有,但都摆放的很规矩,没有呲出来一大截,也没有小商小贩摆摊。
    全是那种独门独户的大商户。
    偶有一两个小商小贩挑着担子路过,也是急匆匆的,就这还会被武侯铺的人多看两眼。
    除此之外,这条街道上还时不时的有巡视的兵丁路过。
    应该是负责维持治安的,并且还是某个衙门的,因为他们穿的衣服跟武侯铺和城门口的兵丁明显不同,是后世所说的那种皂服。
    如果说刚才那条街道是繁杂热闹的话,那么这条街道就是整齐规矩。
    就连从各个大商户出来的伙计、小厮一类的人,穿的也很讲究。
    智法明显不喜欢这个氛围,不再四处乱瞧,还疑惑的问何欢,“居士,我们到底去哪里?”
    何欢笑道:“沿着这条街道四处走走吧。”
    截止到目前为止,他并没有看到好忽悠的人。
    智法迟疑了一下,让智正在前面领路。
    在智正的引领下,一路向北,路过了几处衙门,到了一片色彩斑斓的花楼前。
    何欢错愕的看向智正。
    不是,我让你引路呢,你就专门挑自己喜欢的地方来是吧?
    不等他开口调侃智正两句,就看到了那被花楼簇拥在中间的一处山门。
    真的是山门,门前有门楼,不仅高大,而且还雕刻着各种花纹。
    门楼后是一个巨大的门户,有衣着不凡、亦或者穿着讲究的青年在进进出出,还有带着四方帽,留着山羊须,一脸威严的人在盘查。
    “这是?”
    何欢看着那些在山羊须壮年盘查下,点头哈腰的青年们,眼睛逐渐的亮了起来。
    智法介绍道:“这是临安书院!”
    何欢眼睛更亮了,“这就是临安书院?!”
    现如今的大宋是没有国子监的,也就是太学。
    自从金人南下,开封城被攻破以后,太学就废止了。
    时至今日,也没有再重建。
    赵官家也没有在临安再建一座太学的想法。
    可能是赵官家,以及一众达官显贵都还想着能回到开封去,所以没人提这个茬。
    所以现如今临安城内的最高学府就是临安书院。
    赵官家迁移到临安城以后,临安书院已经脱离了原有的只是个书院的基础,开始承担起一些太学才有的职责。
    所以现在在里面读书的都是从各地选上来的,亦或者达官显贵家的子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