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四弟: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章十四弟:国有诤臣,不亡其国(第1/2页)
    “本官邵靖,忝为州衙推官,这位是安南王子黎氏维宁,持节出使我大明。”
    “见过邵推官!见过黎正使!”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小王维宁,表字怀德,哈哈……恕小王冒昧,那西天取经的故事,可是海小相公所著?”
    “黎正使说的对,但西天取经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初年的中土与天竺,佛门高僧玄奘远行万里求取真经,经由历代创作积累,才展现出一段奇思妙想的神话冒险,我充其量只是稍作演义……”
    “不然!不然!市井里的西游故事,小王也听了不少,与海小相公所著的大不一样啊!你写的太精彩了,就不知宝象国中,唐僧被妖魔所害,化作老虎,后面如何了?”
    “后面没有了。”
    “为什么……没有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辈士子之愿,当苦读圣贤书,追寻先贤大道,岂可分心演义?”
    “这……小王实在喜欢这个故事,不知海小相公能否透露一下后续?一点点!就一点点!”
    “如果黎正使实在憋得慌,就当唐僧没救回来吧。”
    “!!”
    ……
    双方见面后,友好而坦诚地进行了交流。
    琼州府推官邵靖旁听,眼见安南王子黎维宁是真急了,不由地唇角微微上扬。
    海玥仪表堂堂,声音清朗正派,谦而不卑,已经完全扭转了最初的印象。
    这般不为外藩王子的请求所动,说断就断,更让他暗暗点头。
    干的好啊!
    大明士子,正该如此!
    殊不知海玥面对着这个外藩书粉,也有些无奈。
    《新刊出像西游释厄传》,即后世百回本西游记,确实是他的“作品”。
    现在不愿多提,不是故作矜持,不是自抬身价,也不是觉得对不起吴承恩或李春芳,倒还真有些像邵靖认为的那样,悔过自新……
    两年半前,他穿越来这个时代,成了大明嘉靖年间,琼州海氏十三郎。
    后世的他,叫海岳,山岳的岳。
    这一世成了海玥。
    玥,传说中上天赐予有德圣皇的一颗神珠。
    海氏这一辈,都以玉石有关的斜玉旁为名,如海珀、海珍、海琪、海珅、海玥、海瑞,海瑞的瑞在这里不是吉兆,而是瑞玉,古代一种玉制的信物。
    对于古人来说,尤其海氏为书香门第,这确实更符合取名的习惯,以玥字取名,寓意着生来就赋予殊荣,是被上天选中的人才。
    海玥确实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哪怕没有系统展开,没有深蓝加点,没有任务天赋,也没有作死后可以两眼一闭重回现代的福利,现代人穿越回古代,熟知历史走向,外加眼界知识,本就是高屋建瓴。
    何况还有发明和文抄。
    发明这方面,海玥不太擅长,十六世纪的明朝也不是距后世千年之久的汉唐了,许多日常用品都已出现。
    至于文抄,其实更不容易,所幸他特别喜欢西游,曾经背诵过不少精彩篇章,这一世的记忆力更是尤为出众,竟还能回忆起七七八八,便开始尝试“创作”后世最经典的百回本《西游记》,准备凭借名著出人头地,站稳脚跟。
    穿越的第一年,他的精力都放在适应环境和编著西游上,结果迎来的不是名利双收,坐着在家数钱,而是被书商剥削,“卖文字”的恶名他来背,实惠却是少之又少,落得个“我耕彼食”的下场。
    所幸西游是长篇,他又没有一次写完,那还犹豫什么,断呗!
    内容恰恰到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说的是宝象国中,黄袍怪把唐僧变为老虎,小白龙扮成侍女斗老魔,落败后说动八戒,去花果山请被唐僧赶走的悟空回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唐僧变了老虎,文抄之路中断,海玥深刻体会到古代社会地位的重要,及时改变努力的方向,准备往肩上要压一压担子。
    进县学,走入仕。
    海氏发家不久,仅仅三代人,在琼山就出过一位进士,数位举人,殊为不易,虽然海玥这一房画风有些独特,家学条件还是有的。
    海玥能文抄,有一定的文学水平,毋须好高骛远,穿越后第二步的目标,就是取得功名,成为士人阶级里的一员。
    在这样的人生规划下,对于找上门来的州衙推官,海玥还能保持礼节,对于这个什么安南王子,就基本无视了。
    一问一答,黎维宁好说歹说,愣是没得到半句有用的后续,表情不禁有些讪讪。
    可他似是真的爱极了这个故事,在遭到如此回拒下,依旧不肯罢休,转而对着邵靖道:“邵推官,可否容小王在书院暂住?”
    邵靖一怔,断然摇头:“万万不可!使节团岂能居于县学?见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