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购买牲口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0章购买牲口(第1/2页)
    古代交通不便,一些好东西传播速度很慢,除非是朝廷意识到了好处,开始通过官方机构推广。
    就比如这棉花,明明他们这里也适合种植棉花,可朝廷没有推广,即便大家已经普遍接受棉花,也没有人种植,也没人会种植。
    还有就是一些好品种的瓜果蔬菜,能丰富餐桌的,可惜,农户都是温饱线上挣扎,谁也没有心思多想。
    赵清虎不一样,他可是拥有冠绝当代的眼光的。
    有些时候,一点点需求,就有可能是蝴蝶的翅膀,可以掀起狂风巨浪。
    听杂货铺老板说的,他会去府城进货,跟两个码头来往的商人也有沟通。
    自己提出需求,杂货铺老板为了利益,只需要跟南来北往的商队打个招呼,对方有可能就会把见到的新奇种子带过来。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这些行商的人不可能不懂这些。
    在自家稀松平常的东西,跨越数百里甚至是上千里,便很有可能是稀罕玩意。
    之后一行人又去了粮店,赵清虎看到了红豆、绿豆、黄豆、小米、高粱等等,有一些是清水镇不常见的,便也买了一些,让人送到车马店。
    逛着逛着,大家的背篓里面都多了一些东西,孩子们手上也有了糖葫芦、糖画。
    赵清虎也要了一串,酸酸甜甜的,味道不错。
    “对了,咱们清水镇好像没有卖豆腐的。”赵清虎突然道。
    “有的,只是人家不常卖,是从县城过去的,我听酒楼的人说,他们是预定县城的,每三天送过去一次,人也会带一些散卖。”赵三郎道。
    赵清虎双眼一亮,难怪,原主记忆中没有吃豆腐的记忆。
    却原来,清水镇整个镇子没人会做豆腐。
    县城有卖豆腐的,但是,人的渠道没有全面铺开,清水镇上豆腐难见,更何况是绿竹村。
    如今国泰民安,拥有土地的自耕农消费能力也是有的。毕竟谁也不是老赵家那两个老疯魔,自己吃糠咽菜,也要花大把大把的银钱培养读书人。
    “大哥,你问这个干嘛,你会做豆腐啊?”赵清牛道。
    赵清虎点了点头,“会啊。”
    “啊?”
    一群人全都懵了,做豆腐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是真正的手艺啊,都是一代传一代,甚至很少有师傅带徒弟的。
    “咋了不信?回去做给你们看!”
    去了一趟粮店,收获不小。
    赵清虎不仅买了不少杂粮,他还买了稻种,糯米稻种。
    糯米稻因为没有水稻亩产高,这里的人没几个种植的。
    但是,也有人喜欢糯米香甜软糯的口感,所以县城的粮店有稻种。
    赵清虎喜欢吃糯米,也喜欢吃粽子,虽然这里没有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可是他自己可以整啊。
    此外,糯米还能做酒酿,这个技术,赵清虎不知道在短视频上刷到了多少遍,早就会了。
    嗯,脑袋会了也是会了,大不了多尝试几次。
    兜兜转转,众人这才来到了牲口市场。
    牲口市场都是大型牲口,马匹、骡子、驴子、水牛、黄牛,应有尽有,但是,没有一头是便宜的。
    “你抢劫啊,一匹马要一百五十两银子,这又不是战马。”
    “嘿嘿,我这虽然不是战马,可也是从军中淘汰下来的,曾经也是战马啊,而且才五岁,正是一匹马的强壮年纪。”
    “算了,我还是看看驴子吧。”
    “您来,我这毛驴可都是上品,你看看这毛发,看看这身段,看看这牙齿---”
    赵清虎不会看,他是看眼缘。
    毛发光滑柔顺,牙齿整齐,身体健壮,四踢有力的总没错。
    一公一母,他买了两头驴子,一共花了九两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章购买牲口(第2/2页)
    原本老板开价十两,硬生生被五个郎砍掉了一两银子。
    “对了,牛我也看看。”
    “啊,还要牛啊。”
    那老板有些懵,原本以为他们买了两头驴子,不会再要其他牲口。
    没想到,还要牛。
    而且,这一大家子,身上穿的都是补丁贴补丁,一看就是乡下农户人家,怎么个意思,难道是来县城故意装穷的。
    哎,早知道,刚才那一两银子差价就不应该降。
    “老板,有牛没?”
    “有,来来来,我这就牛多,又壮实又年轻,还有牛犊子,您上眼。”
    赵清虎相中了一头母牛,六岁,有生产一胎的经验,干农活也是好手。
    但是,这头牛价格真不便宜,二十两银子,老板是死咬着不降价。
    无奈,赵清虎让他送了一辆牛车,差点没把老板气死。
    一头母牛、一公一母两头驴子,加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