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格物致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29章格物致知(第1/2页)
    “哎!”
    宋夷远叹了口气,“农令,即便我儒学无法成为真正的显学,可大渊皇朝需要儒学啊!”
    “呵!”
    赵清虎冷笑,封建皇朝的确需要儒学。
    你们弄出来的伦理制度,不仅跟皇权十分契合,关键是,跟中央集权有很高的契合度。
    若非如此,当初汉武帝,怎么可能选择儒家。
    时至今日,历朝历代,所有皇帝都选择了儒家,让你们成了千年显学。
    “农令无需嘲讽,不取我儒家,难道要取佛门的‘空’,亦或者道门自己都没弄懂的‘无’,可没有皇帝会选择道家。”
    老头子看的很准啊。
    求长生的皇帝一大堆,那些千古一帝,类似始皇帝、汉武帝、唐太宗,就没人能抗住长生诱惑,选择亲近道家。
    但是,把道家的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主要方针,而且一直传承下去的,几乎没有。
    黄老无为之学,也就是天下残破,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才会被抬上桌面。
    “天地之道,有其自然之道,何须人为去定义?你们儒家不也说格物致知?”
    “哦,农令对格物致知有了解?”
    “呵,略懂略懂。”
    “格物致知,乃我儒门穷尽万物之理,农令既然有所了解,缘何又瞧不上我儒家?”
    “只是浅薄了解而已。”
    赵清虎可没有胡言乱语,他就是知道一个大概,没有仔细研究过。
    “农令何妨一谈?”
    嘴角一勾,赵清虎笑了笑,好一会才开口道:“研究事物,以期从事物变化之中,发现其中蕴含的天地之理。原本也没错。但是,你们儒家只看到表面,却未曾见其本质。”
    “就拿食盐来说,所有人都知道,人不离开盐,不吃盐会没力气!长时间甚至会因身体虚弱而死。可人为什么离不开盐,盐又在我们人体内发挥了什么作用?你们儒门有深入研究探讨过吗?”
    打嘴炮,赵清虎感觉自己有点欺负古代人了。
    即便眼前是饱学之士,儒学大家,更是翰林院大学士,但是,赵清虎抛出的问题,宋夷远回答不上来,甚至都没有深入思考过。
    见对方沉默,赵清虎继续道:“水往低处流,水为何往低处流动,为什么不是从低处往高处流动?瓜熟蒂落,树上的果子成熟了,为何是往地上掉落,而不是往天上飞?鸟儿可以飞,为什么我们人飞不起来?鱼在水中可以自由自在,可以活,为何离了水上了岸会死亡?大学士可曾想过这些?”
    宋夷远在脑海中搜肠刮肚,想要找一些圣人学问来回答。
    但是,理论跟实际能一样吗?
    他们儒家,是教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可不会这些。
    “农令这些问题,老夫的确无法回答,也不曾思考过。”
    “是吧,我就说你们儒门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农令推崇工匠院,难道他们能解决这个问题。”
    “自然!”
    “何解?”
    赵清虎沉默,何解?难道我要告诉你,万有引力,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个地球。
    因为地心引力,所有水往低处流?
    “自然需要他们去发掘,去思考,去归纳总结,最后认识其规律。”
    “我儒门也可以格物致知,找寻万物运转之规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9章格物致知(第2/2页)
    得了吧,你们儒门几千年,连王朝周期律都找不出其根本原因,更何况是这些科学问题。
    “据老夫所知,工匠院也没有这方面的探索!”宋夷远又不傻,赵清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心中有答案。
    赵清虎郁闷了,果然啊,老家伙也许迂腐,但是他绝对不傻。
    闻弦音知妙义!
    “宋公,所谓天圆地方,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大地它并非是方形,而是一个巨大的圆球啊?”
    “不可能!”
    宋夷远站了起来,“天圆地方,自古有之,这大地岂能是圆形的?”
    “为何不能?宋公把视线放长远一些,大江大河,远处有船只靠近,是否先见船帆后见船身?若大地是方形,第一眼应该看到船只全貌才是,为何是先见船帆,再见船身?”
    宋夷远沉默了,仔细回想一番,还真的是如此。
    大江大河也许看不出来,但是海边绝对是如此,他也是曾经去过海边的。
    “大地是圆形的?”
    赵清虎点头,“万事万物,自生引力,或微弱,或强大!咱们脚下的大地,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圆球,也是有巨大引力的。正因如此,所以我们人类才能脚踏实地,在大地之上生活,水也往低处流动,果子成熟,也会往下掉落,不会往天上飞。”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好家伙,赵清虎当真是好家伙。
    宋夷远,这是拿屈原的天问来问他啊。
    屈原都要向天发牢骚,向天八卦询问,你来我问?
    宇宙之初,万事万物是如何诞生的?
    这怎么说?即便是现代,这也没有定论啊。
    屈原都知道问老天爷,你来问我?
    “宋公,你这有些为难人啊!”
    我总不能,把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告诉你吧?
    “农令若有所得,不管是什么,畅所欲言便是。”
    赵清虎郁闷了,跟聪明人聊天,果然体验很差劲。
    左思右想,最后赵清虎没办法,还是把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换了个说法,大略告知了宋夷远。
    宋夷远,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里的。
    老妻见他神情木木,整个人似乎失了魂,也是焦急。
    宋夷远,是真的被冲击到了。
    一个巨大的世界观,在他的脑海中破碎了,又有一个更加巨大的世界观汇聚成型。
    虽然很模糊,但是,似乎比他学习了数十年的儒家,要好很多,似乎更加接近真实。
    他震惊于赵清虎提供的世界观,也震惊于世界上,竟然有宿慧之人。
    赵清虎,绝对是生而知之。
    难怪,他能弄出这么多的新鲜事物。
    宋夷远第二天就告病在家,原本承诺的,邀约赵清虎前往翰林院,当面与一众翰林辩论的事情也没了。
    翰林院,自然是炸了啊。
    大家想了一晚上,都等着今天,在赵清虎面前,慷慨陈词,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深刻错误呢。
    将神圣拉下神坛,这是让人痴迷沉醉的事情。
    但是,不仅赵清虎没来,连他们的翰林院大学士都没来,怎么回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