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工业反哺农业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高丽?
    朱元璋乍一看,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高丽,那个还没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高丽现今已经统一了新罗和百济等地了,但也是屁大点的地界。
    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起,有些地方的娘们儿甚至还穿着袒胸露乳的衣裳,毫无教化。
    竟然还大言不惭说是他们教化了中华,中华是他们的疆域?
    朱元璋被气乐了。
    就像是人在屋中坐,突然来了只蟑螂,说这里是它的地界,让人滚出去一般可笑。
    在洪武二年,高丽王颛即遣使向大明表示归附。
    而他也册封了高丽国王,自此高丽与明朝建立了正式的封贡关系,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不过他老朱知道高丽的娘们儿袒胸露乳,是因为高丽曾经来进贡时,献上的新罗婢,可不就穿着那狗屁倒灶的衣服么。
    这件事在当时还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如果不是他老朱及时阻止,恐怕国子监那群夫子得追着人家骂到天荒地老不可。
    呵,一块跳板而已,且看他还能蹦跶多久!
    “每次番邦朝贡时,进贡的就是些土特产,而大明赏赐的,却是绫罗绸缎真金白银,还有不少领先的知识和技术。
    这种冤大头的行为得停一停了,不能老是大明被他们薅羊毛啊,咱得用贸易这个武器,把他们给薅回来,老朱你说是么。”
    对对对,老李你说得太对了,咱大明可不能当冤大头了。
    一席话警醒梦中人,朱元璋突然想起,每次高丽来朝贡时,大明都赏赐了不少好东西,医书什么的更是给了不少。
    未来的高丽会说这些好东西都是他们的,恐怕就是从自己这里开始的吧?
    得立即停止了!
    只是朝贡关系还不能立刻废除,按照老李的思路,得利用这个体系转化到贸易体系,继续控制番邦。
    不过在此期间,大明赏赐的东西,得作出改变了。
    凡是涉及到医术、冶炼等技术的,一律不得外传,而火器的技术,更得严格控制起来。
    有了想法后,要形成律令得交给文渊阁的大学士们去操办。
    至于礼部和鸿胪寺,得让他们改改动不动就喜欢赏赐好东西给番邦的毛病了。
    “老朱你有句话说得对,那些未来武器,便是因为通过工业革命后,技术得到飞速提升,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只不过,老朱你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有些偏差呀。”
    刚看到李晗夸奖他,朱元璋还有些得意,不过他没想到,打脸来的这么快。
    老李啊老李,这个天下,敢这么说咱老朱的,就你是独一号了。
    朱元璋笑了笑,被李晗打击多了,他早已习惯了。
    毕竟人家打一开始,就称宗室为“老朱家”的。
    “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什么是机器,举个简单的例子,我送过去的那柄针发枪,便属于机器的一种。
    机器多种多样,像是大明的纺纱针织机,也是简单的机器。
    这么说吧,你在电脑中看到的那些武器,全都可以被称为机器,甚至电脑本身,也是机器。
    而我以前说的,英国一个工厂,之所以能够做到一个月的产量相当于整个江南织造一年,便是因为工厂,大规模采用了机器生产。”
    朱元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已经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了。
    电脑里的,那些铁甲战车,不用马匹便能自己跑,甚至还能飞上天,如若工厂里的机器也能自己动,自己生产,那场面将是如何骇人听闻?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实在太有限了。
    “随着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口,这是大势所趋,而老朱你的担心,也并非杞人忧天。
    农业人口的减少,势必会导致粮食产量的减少,这是一因一果的关系。”
    看到这里,朱元璋打起十二分精神,这也是他一直担心的问题。
    他希望老李能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答案。
    “老朱你制定的户籍政策,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这样就有足够的农民来种粮食,同时还可以防止流民。
    虽然限制了人口流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农民利益,我说的是否可对?”
    朱元璋猛地点头,知我者老李也。
    整个大明,能够同时看穿前两点的大有人在,但能看到最后一点的,却只有老李一人!
    朱元璋再一次感慨,知音难觅啊。
    这一辈子,能够得老李这一知音,足矣。
    “不过老朱你没想到的是,工业时代,并不能简单用农业的思维去考虑的。
    因此,要发展工业,必须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
    跳出思维框架?
    这个词语好新鲜,但是听起来却是那么的有道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