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家完成任务后在教室端坐的时候,果然外面响起了锣鼓声,那位骑大马秋闱高中的学子得意洋洋往龙山学堂进来。先生沈家盛拱手而立,站在学堂牌坊外迎接,学堂的学生在他身后站着。
这人是沈家一个不沾边的亲戚名叫欧阳礼,跟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家之王家类似。也是本地人士,与沈家盛的母亲欧阳氏联宗的,其曾祖曾在京城户部做一小小京官,到他父亲欧阳华手里便没落了,仍旧在依兰生活,家中有十来亩薄田勉强度日,也在龙山学堂读过书。
后来欧阳家族办理私塾,请了两个老师,且欧阳礼自己不需要老师,所以来往稀疏些。
欧阳礼学问倒是跟范进差不多,也有范进一般的意志,单独秋闱就参加了八次了,这是第九次,人称欧阳八次郎因此而来。
这次高中了自然一洗八次秋闱郁郁不得志的寡欢,抬头扬眉吐气,可以把很多瞧不起他的人踩在脚下了。因此骑着环绕整个县城一周,又来龙山学堂风光一番。
欧阳礼骑着黄马,胸前戴着大红花到了学堂牌坊,早有人扶着他从马背上下来,沈家盛赶紧上去给他行礼,说着恭喜他高中的话,话里虽然有些醋酸味道,还是非常虔诚,笑脸相迎。
沈家盛将欧阳八次郎迎进了龙山学堂,学子们就像见到高中北大清华的学长学姐一般,跟在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顶礼膜拜。叫喊着:“欧阳老师!欧阳老师!”
欧阳礼果然尊师重道,进来第一件事儿就是拜见孔子牌位,在孔子像举香跪拜,行三叩九拜之礼。宋湉紧随其后,等待着顶礼膜拜的偶像回首签个字什么的。然后对着沈家盛拱手行礼。这叫盐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
这样的人物肯定会来课堂言传身教的,许多成功人士都是这般站在某个讲台讲述他过去苦难经历。欧阳礼也是如此,说了当年读书的艰难,然后告诉大家八股文的重要性。并拿出自己中举的文章稿纸展示给大家欣赏,指出文章那些地方写得好。下面的学子们听了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沈家盛将他手里各位学生的文章、字迹拿来给欧阳礼指导,欧阳礼看了一个便点头评论一番,对于那些学习用功成绩出类拔萃的人,自然也要表扬几句,然后话锋一转说火候还欠缺。
沈思桓也拿去瞧了,文章不甚通顺,书法倒是可以,这是欧阳礼的点评。
沈思桓小时候练习书法,其父对其要求不可谓不严,如今长大了自然放纵了。加之沈母看见他宝贝一般。管理这般调皮捣蛋的学生沈家盛也有苦恼,他曾经也重罚过沈思桓同学,有一回罚他跪在荆棘上读书,皮肤破损出了点血,沈母过来兴师问罪一般,说读没读好你沈家盛好好规劝罢了,用不着大动私刑,伤了他孙儿。沈母护短,致使沈家盛对沈思桓放手不管。
最后拿了宋湉的文章,因为字迹差的都放在后面。他拿出的时候还以为拿错了。
“先生不妨读一读,也许有点意思。”沈家盛用赞赏的目光鼓励这位新科举人,欧阳礼果然读了下去,起初皱着眉头,读着读着不觉露出微笑。最后朗诵出声音:“盖善理财者,得其道而自裕,果能此道矣,国孰与不足乎?…此文有点意思。”
其实宋湉不过是背诵了一些古文,稍微改一改便是,自己哪有那么高深学问。听到有举人赞誉了,全班同学都投来艳羡目光。就连老师沈家盛都觉得有些不同凡响。
不过同学们似乎有些不服,也有些同学拿出自己得意之作,其中不乏有第一次问世的,欧阳礼也不耐其烦地点评。后又有族中弟子家长提着东西向欧阳礼哭拜以求学问的。欧阳礼因时间有限无暇顾及了,在众位师生恭送下出了学堂。
因下午沈家盛还要去欧阳家祝贺行礼,早早地放了学。宋湉早已背着书包走在回家路上了。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带有寒意的秋风吹得衣襟飘飘,树上的落叶也飘飘。宋湉因此有感而发,吟了这首古诗。
他又想到了这里刷牙的牙刷,看来古人有古人的智慧,有些东西可以就地取材,柳枝不仅可以做牙刷,也可以编织成篮子,篓子等。
宋湉一直想着要如何报答沈思姌这个小丫头片子,毕竟沈家除了这个稚气未脱的小丫头,真正将他放在眼里的没有几个,这也不难理解自己衣着老旧甚至有些破烂,在衣着绚丽的沈家人面前是有些自惭形秽。
他回到家里,在房里东翻西翻,居然没有找到合适做飞机的纸巾。
这个时代如厕擦屁股普通人家都是用竹条将屁股刮干净,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是用火纸擦屁股,顶配的家庭可以使用丝绢或者青布作为净手纸巾。因此宋湉为此还特意往几家瓦房的茅厕去看了看,看他们有没有优质纸巾遗留在茅厕的墙壁缝隙之中,找了好一会也就是找了几张火纸。
这种火纸表面毛糙,他摆弄好几回都觉得不满意。折腾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