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依依作别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宋湉道:“我去给他搭把手吧。”
    沈思妤道:“让下人去做就是,仔细你的手弄脏了,读书人有个读书人的样子呢。”
    于是一行进了房,宋湉又忙着给沈思妤煮茶,雯雯烧火。
    她们几个喝着茶水,生起炭火烤火。宋湉拿来一把剪刀,在沈思妤头上一晃,沈思妤还以为真的剪她头发,忙用手扶着,道:“你剪了我头发,秃了就不好看了。”
    “这也不打紧,就是成了秃三娘也不愁嫁!”
    沈思妤用秀拳轻轻捶打着宋湉:“要是真的秃了,本小姐跟你没完。”
    只听咔嚓一声,宋湉从自己头上剪下一缕头发,找来浆糊,粘着在沈思妤下巴下,几根长发飘飘地垂下来,宋湉觉得都一般长也不好,又修剪了一下,有长有短,这般看上去果然有些男子汉味道了。沈思妤大方地跟宋湉握手,笑道:“咱们就是兄弟了。”
    沈思妤看着宋湉练习书法。
    沈思妤笑道:“多聚几个人可以来个围炉诗话。”
    宋湉笑道:“这事儿还得你们做东,你沈大小姐的号召力不同凡响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沈思妤笑道:“我一个弱女子又不在外头抛头露面的,哪有什么号召力呢。”
    “若是以哥哥做东或者是老爷做东,只怕也会号召一批人马。咱们可以将依兰、兰山等周围名士聚集起来,来个月夜游江诗话,那才有趣,过一把东晋士大夫的生活。”
    沈思妤觉得这个主意好,兴许还可以留下一段诗词佳话来。
    两人正说着话,房门又轻轻响起敲门声,开了门,原来是潘一峰、潘文良和魏雪岩,还有几个也是今年考得生员的学子,进了学也来了。
    潘一峰道:“二相公,知县老爷要挂印了。”
    “挂印干啥子去?”在宋湉眼里挂印便是要离职,不是致士便是高升。看见宋湉有些担忧,潘文良道:“公子不急,他多般是要高升了。我们几个学生正筹备着一起买些礼物去看看不顾多少份子的银子,总之他作为我们依兰的父母官,咱们的恩师是要去看看才好。”
    宋湉问道:“总共筹集了多少银子?”
    “也有七八个人,共筹银两五两。”
    这次筹银显然是潘文良发动的,于是也掏出一两银子给了潘文良,末了潘文良还约定他明日一早去县衙。
    一早到了县衙,县衙早已挤满了人,有许多百姓,扶老携幼的。宋邦国拱手向百姓道:“我宋邦国不是封印回家,要去京都述职。各位乡亲尽请放心,依兰是个好地方,风景秀丽,人民淳朴,本官离去之后还会惦记各位父老乡亲。”
    听到这里大伙都放了心,宋邦国跟百姓说了一些话,乡亲们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依兰在宋邦国的治理下,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风气正,因此得到百姓拥护。
    几个学生被招进县衙后面的宋邦国府邸,宋邦国也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嘱托大家去京城会试时见面。他对宋湉给予了厚望,嘱托他好好学习,不提。
    眼下已是阳春三初,宋湉今日要在田边打几块秧田,秧田一般选择在田地比较肥沃,自然水利条件好的。他的田地水利条件都好,只需要将秧田农家肥料弄匀整,搅拌在稀泥之中便好。然后丈量出四块长方形的土丘,作为培育秧苗的地基。整个上午他卷起裤管,跟农夫一样干这些活计,哥哥宋清也跟着在田边看宋湉这般操作,学着了便回到自己的田地实施。王山谷见了还是有些不理解,问道:“公子恁早便整理秧田了?”
    确实他不甚明白,去年宋湉种的是一季稻,今年尝试种双季稻。
    “时候不早了,若是天气好的话,最早的双季稻可以在二月底便可以播种了。”
    “双季稻?”
    “对,就是夏季稻子收割后立即再插秧种晚稻,因有夏秋收割的稻子,便是双季稻。”
    王山谷听了便明白了说道:“公子水里还冷,这些事儿你就放下吧,待会我来给你做。我也跟你学着种一两亩双季稻种种。”
    说罢要下田来,宋湉拦也拦不住,他做惯了农活,拿起锄头,猪扒果然比宋湉娴熟很多,动作行云流水,做起来事半功陪。
    宋湉道:“你若是种两亩双季稻,回去至少也要四块秧田。每块秧田四尺宽,秧田用猪粪做底。选种要谷粒饱满的。”宋湉一边做一边讲解。秧田整理差不多了又将王山谷带回来告诉他如何育种。选种后用一个布包包裹,放进家里瓦坛中,天气冷的时候需要在坛中加点热水,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二十五度至二十八度,手感温暖不烫手便可。宋湉忙好自己的事儿后又跑去甘庄岭告诉甘翁育种、做秧田。
    沈家福已给沈思桓捐了一个监生,也算是对沈思桓一个交待。对于沈思桓的管制也是略略放松了。沈思桓依然带着一帮子兄弟前往清苑,一起喝酒猜拳。这日沈思桓、庄长青、应候亭他们依旧在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