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默也明白这些道理,自然清楚怎么操作。
但好处有不少,坏处也是相对的。
俗话讲人怕出名猪怕壮,这要是给他整出名了,以后七旅这边,怕是有不少单位的老兵。
都要惦记上他。
看着陈默似乎心动了。
梁红杰又压低声音道:“你别有顾虑,放心吧,我跟指导员说过了,你今晚一块跟我去办公室加班。”
“记住啊,吃完饭就去。”
说完,老梁又从瓷盆里拿走几个包子当宵夜,把筷子往饭桌上一搁,人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梁红杰来之前,整个饭桌上吃饭的氛围还挺和谐,人走后,一个个拿着筷子都在发呆。
“都愣着干什么,吃饭啊。”
陈默热情的邀请几人,但刚才还兴致勃勃的众人,一个个突然变得低头耷脑。
朱改团更是把吃了一半的馒头,抬手搁在饭桌上,揉了揉自己那张苦瓜脸,吐槽道:“班副,跟你一个班真打击人啊。”
“对,都把我打击的没动力了。”
杨大力附和着点点头:“你看啊,军报你上过一次了,新闻稿也出一次了,嘉奖拿了两次,立功一次,这又要上军报,跟你一比我们几个就跟啥也不会一样。”
“是啊。”冯俊岭接茬道:“还是蛮怀念咱们刚进军营那会。”
“大家都没有差距,一起训练,一起挨收拾,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班副好像突然就受到重视了。”
“现在更是跟排长都混得这么好,我们还在为下连的事担忧。”
他们这种落差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
实在是刚才的对话,对他们的冲击太大了。
陈默有些哭笑不得,这帮傻小子,竟然还学会多愁善感了。
“赶紧吃,你们不是要背小红书嘛,竞赛时跟不上,那是因为训练时间短,到时候新兵考核加把劲不就行了。”
“只要努力,成绩好点,以后下连你们也可以。”
“对啊,我就是这么想的。”
李志昂很自然的点点头,一群小伙子看着班副开始吃饭,就连三班长夸的“小钢炮”都重新拿起来筷子。
一群人很快抛开刚才的话题,又凑到一起抢饭菜。
越是临近过年,部队里面的氛围,就越是紧张。
战备期间,陶村军营门口时不时的有装甲车路过,隔壁的汽车连,高炮营也时常拉动。
实弹射击训练,每天都在几公里外的炮场,拉开阵势演练,整个新兵连,都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火药味。
接下来几天。
陈默白天跟着班里训练,晚上跟着梁红杰写材料,俩人办公的地方并不固定,偶尔在陶村,偶尔也会去苦池村侦察连驻地。
累是真的累。
每天熬夜到三四点,不过指导员也知道文书的辛苦,哪怕两人一起干。
也允许陈默早操不用出,只要跟上上午的训练就行。
文书的工作对陈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给家里打电话。
除夕夜当晚。
梁红杰从库房里顺了几瓶大绿棒子,因为用老梁的话讲,文化人不能用偷来形容,所以是顺的。
这一晚,连指导员要站岗,两人就在侦察连的办公室一人干了几瓶啤酒。
期间给家里打电话,说一说在部队的事,陈默也给妹妹说了一会话,把小丫头乐得抱着话筒直叫哥哥。
她是才发现,原来这个叫座机的东西,说话的声音竟然和哥哥一样。
有回应,还能陪着她聊天,真好。
这是陈默重生以来,第一个新年,是在侦察连文书办公室过得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二章去报告指导员,秀才跑了!!(第2/2页)
也是梁红杰从军校毕业后,来到部队里的第一个新年。
啤酒喝多了。
梁排长说军校和部队真的不一样,他在学校里一直都是优秀学员,也被导员夸过好多次。
毕业之前,他说自己幻想过到了部队一定能大展宏图,做一名好排长,以身作则,将学院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到部队。
九十年代的人,思维真的很纯真。
可他又说,毕业之后到了部队,从学院到部队,就像是从一个完全熟悉的环境,突然闯进一个陌生的环境一般。
让他很难适应,这里的人不是不接纳他,而是根本没有融入的机会。
这个跨越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自己的挣扎与光辉。
梁红杰说得这个感触有些大,陈默不知道该怎么去接,但他觉得,老梁应该能自己做出转变,因为这家伙每一件小事都做得很认真。
以后,熬出头或许真的是一位很有能力,也很有责任心的一位领导。
只是眼下,他需要用自己的简单,来对抗复杂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