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天魂出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下首是四大古佛,再往下是十大菩萨,最下方是降龙、伏虎两位尊者率领的十八罗汉。大殿四面八方空间中,千万罗汉、亿万明王、金刚、护法、伽蓝密密麻麻,或怒或喜,或笑或睡,神态各异。
    大殿中央,降三世清净圆满净坛行者李易端坐白莲台,神情庄严肃穆,琉璃般的佛光在身上明灭不定。释迦梵唱悠远绵长,在大殿中回荡,诸佛静心感受如来佛祖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法意境。梵唱中生出无数圣洁金莲,漫天飘落,每朵金莲都含无穷佛法与玄机,诸佛若心生感悟便能得益,即便无悟,仅受佛法洗礼也受益匪浅。
    片刻后,梵唱停歇,佛祖睁开双眼,目露洞彻大千的智慧之光,含笑看向李易,正欲开口,却蓦地耸然动容,目光霍地投向北方!随后,燃灯佛祖、弥勒佛祖心生感应,四大古佛、十大菩萨也纷纷看向北方,面露惊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5章天魂出世(第2/2页)
    几乎同时,南海普陀山洛迦山紫竹林的观音祖师及八大菩萨,也面有异色地望向北方!就连南阎浮提浩瀚宇宙星空中,一直入梦的南无阿弥陀佛,眼皮也轻轻颤动,似有苏醒之势。就在这时,宇宙星空中一条巨大空间裂缝绽裂,一股浩大力量喷涌而出,卷向阿弥陀佛。梦中的阿弥陀佛虽迸现无穷佛力佛光,却被这股力量生生压制,颤动的眼皮重愈宇宙,再也无法睁开,继续陷入梦中。空间裂缝瞬间合拢,宇宙星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引起诸佛惊疑、纷纷望向北方的力量,正来自北郁单越界——天魂释菩提出世了!
    北郁单越界祖姥山,狐仙洞上空云集着覆盖几百万里的轻灵之气,气上有一座若隐若现、浩大无比的须弥灵山。说它是须弥灵山而非须弥山,因它并非佛门根基须弥山,却形同须弥山。这座灵山是古长青识海世界中,天魂释菩提在轻灵之气上开辟的弥陀山,结合拥有造化之力的丹碧山而成。
    此时,轻灵之气上的须弥灵山中,一尊浩大古佛端坐在青莲上,左右各有一尊胁侍菩萨与一尊忿怒明王——灵慧菩萨、元屠明王。这尊古佛,正是古长青闭关两千余年,祭炼完炼魂鼎后,让天魂顺利寄托先天至宝、独立化形的释菩提。释菩提身边的灵慧菩萨与元屠明王,由灵慧魄和天冲魄所化。
    古长青这两千余年闭关,专心祭炼炼魂鼎,过程险象环生,数次濒临身陨。祭炼到第五颗星辰时,因仅凭他与元屠无法征服第五层禁制,不得不暂停,转而祭炼其他法宝,以便让更多神魄化形相助。
    他甄选了五颗逆法神珠、吞金鼎、血色巨斧、两条仙绳,最终决定先祭炼逆法神珠——除吞金鼎外,其余法宝类似元屠剑,属塔形禁制空间。或许是气运深厚,沉睡多年的五行灵婴苏醒,在其帮助下,古长青花百年祭炼出逆法神珠中的飞巢珠。此时他才明白,五颗逆法神珠各具五行之力,乃后天至宝,分别是裂空珠(金)、飞巢珠(木)、焚虚珠(火)、山海珠(土)、潮汐珠(水)。
    飞巢珠祭炼完成后,古长青开始祭炼灵魂中的灵慧魄,唤醒灵慧穹庐道人的灵智。又过百年,灵慧穹庐道人从沉睡中苏醒,寄托飞巢珠化形而出。
    有了灵慧穹庐道人和元屠相助,古长青再次祭炼炼魂鼎,一鼓作气攻下第十八颗星辰,耗时两百年。之后他再次停下,继续祭炼逆法神珠。凭借祭炼飞巢珠的经验,百年内竟成功祭炼潮汐珠和山海珠,让气魄雷帝与中枢魄宝光上人分别寄托二珠化形。
    至此,古长青的灵魂正式分出天冲魄元屠、灵慧魄穹庐道人、气魄雷帝、中枢魄宝光上人,个个都是大罗金仙巅峰。不过,四大神魄化形后,古长青自身悠长的气运被分走大半,灵魂力量和法力大损——肉身和法力仍为太乙金仙水准,神念(灵魂之力)降至大罗玄仙境界,若天魂释菩提化出,灵魂力量怕是要跌回太乙金仙之境。灵魂分化本是常理,好在通过修炼,古长青能逐步恢复,甚至在二魂七魄皆化形、只剩命魂后,命魂的浩大力量能彻底释放。
    在元屠、灵慧穹庐道人、雷帝、宝光上人四大神魄协助下,古长青终于将炼魂鼎三十六颗星辰全部攻下。过程之惊险难以言表,数次徘徊于生死边缘,全靠大毅力与大智慧才化险为夷,将这件先天至宝完全祭炼。
    古长青忙于祭炼法宝、让神魄化形时,天魂释菩提也在不断感悟佛法、参悟佛门奥义、推演自身之道。尤其是在祭炼炼魂鼎的过程中,他对生死、七情六欲感悟极深——炼魂鼎内三十六颗星辰皆是小型世界缩影,是各种法则显化的舞台。
    炼魂鼎完全祭炼后,天魂释菩提对佛法已有非凡造诣。当他寄托先天至宝化形、成就大罗金仙真身时,立刻对天道发下大宏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注:摘自阿弥陀佛四十八大宏愿)
    宏愿落下,天道感应,降下无穷愿力入释菩提真身,其法力和道行飞速上涨,一下突破大罗金仙,晋级准圣之位。无边轻灵之气刹那云集狐仙洞上空,与丹碧山相融的弥陀山在气中若隐若现。随后,天空佛光大炽,弥陀山上一尊高达十万丈的佛陀在漫天佛光与梵唱中显化,双目绽放慈悲与智慧之光,仿佛看透无尽虚空,口中继续发下宏愿: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只见佛陀身上佛光愈发璀璨,一尊菩萨虚影自体内走出,接着又一尊明王虚影显现。
    “吾证须菩提,誓以寂灭而入大觉,以光明、智慧、杀戮,普度一切众生困厄、灾劫。法号释菩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