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沈月娥故作疑惑。
潘金莲放下书,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姐姐有所不知,前几日三小姐不仅给你送了书,还给邢夫人送了一盆兰草,说是自己养的‘墨兰’,稀罕得很。邢夫人收了兰草,却把它放在了院子角落,连水都懒得浇,没过几日就枯了。”
沈月娥心中一震:黛玉也给邢夫人送了东西?这不是单独示好,而是在平衡各方关系?还是在试探邢夫人的反应?
“三小姐心思玲珑,咱们这些俗人,哪里猜得透。”沈月娥避开潘金莲的目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倒是妹妹消息灵通,连邢夫人院里的事都知道。”
“我不过是听丫鬟们嚼舌根罢了。”潘金莲笑了笑,话锋一转,“对了,姐姐,我还听说,老爷近日在查三年前的药材采购账目,好像有几笔支出不太对劲,邢夫人的娘家侄子,前几日还来府里找老爷,想解释什么,却被老爷打发走了。”
沈月娥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果然,账本的问题还没解决,邢夫人的娘家还在试图插手。她想起黛玉送的帕子和书,忽然意识到,黛玉或许也知道账本的问题,甚至可能在暗中帮助她查找线索。
“这些事,咱们做姨娘的,还是少打听为好。”沈月娥淡淡道,“安安心心养胎,才是最重要的。”
潘金莲见她不愿多谈,也不再追问,又聊了些府里的琐事,便起身离开了。临走时,她意味深长地说:“姐姐,这府里的水很深,有时候,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三小姐那边,或许……能帮上姐姐不少忙。”
潘金莲的话,像一颗石子,在沈月娥的心里激起涟漪。她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主动与黛玉接触,探寻她的真实意图。可她又怕,这是另一个陷阱——黛玉背后的贾府势力庞大,若是卷入其中,恐怕会陷得更深。
(五)
史湘云的到来,像一道突如其来的阳光,暂时驱散了沈月娥心头的阴霾。
她穿着一身大红的袄裙,手里拎着一个描金食盒,人未到声先至:“月姨娘!我来看你啦!”一进门,就把食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里面是几块茯苓糕,还冒着热气,香气浓郁。
“这是宝姐姐家铺子里新做的茯苓糕,软糯香甜,最是补气安神。我吃着好,特意给你带了些来!”史湘云笑得爽朗,露出两颗小虎牙,与黛玉的清冷截然不同。
沈月娥连忙请她坐下,翠儿端来蜜茶。史湘云拿起一块茯苓糕,递给沈月娥:“姐姐快尝尝,凉了就不好吃了。我特意让宝姐姐多加了些蜂蜜,适合孕妇吃。”
沈月娥接过糕,咬了一口——果然软糯香甜,带着淡淡的茯苓香,口感极佳。她笑着道谢:“多谢云姑娘费心,这糕确实好吃。”
史湘云一边吃着糕,一边叽叽喳喳地说起府外的新鲜事,比如“城东的戏台新排了《牡丹亭》,好看得很”,“城西的胭脂铺出了新的口脂,颜色特别正”,偶尔还会提到宝玉和宝钗,语气里满是孩子气的欢喜。
沈月娥听着她的话,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她原本以为史湘云也是来试探的,没想到竟是真的单纯来看她。可就在这时,史湘云忽然压低声音,凑到沈月娥耳边,神秘兮兮地说:“姐姐,我跟你说个事。前几日我去林姐姐院里,听见她和紫鹃悄悄说话,好像提到了‘西门外的庄子’、‘旧人’什么的,还说‘要小心,别被人发现了’。我当时没敢多听,你说,林姐姐近来是不是有些怪怪的?”
“西门外的庄子”、“旧人”!
这两个词像惊雷一样,在沈月娥的脑海里炸开。她手里的茯苓糕“啪嗒”一声掉在桌上,茶水也洒了出来。她强装镇定,用手帕擦了擦手,声音有些发颤:“许是林小姐在看什么杂书,或是听来的戏文吧?她素来心思重,咱们别瞎猜。”
史湘云没察觉到她的异样,点了点头:“也是。林姐姐总是爱想些有的没的。对了,姐姐,我听说你快生了,到时候我一定来给你道喜!”
送走史湘云后,沈月娥独自坐在桌前,浑身冰凉。西门外的庄子、旧人——这分明是在说李瓶儿!黛玉不仅知道李瓶儿的事,还在暗中调查!她送帕子、送书、夹纸条,都是在向她传递线索!
可黛玉为什么要帮她?是出于同情,还是有其他目的?她背后的贾府,是否也牵涉其中?
沈月娥感到一阵头晕,她扶着桌子站起来,走到窗边。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秋风卷起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有人在暗处低语。她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而黛玉的介入,让这个漩涡变得更加复杂。
(六)
夜色渐深,揽月轩里静得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沈月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起史湘云的话,想起黛玉夹在书里的纸条,想起李瓶儿的“病故”,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她甚至开始怀疑,李瓶儿是不是根本就没死,而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