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0集:临盆在即氛围紧(第1/2页)
(一)
霜降过后,林府的清晨总裹着一层薄薄的霜气,青砖地上泛着冷白的光,连廊下挂着的灯笼,都像是被冻得没了往日的暖意。沈月娥抱着刚喂完奶的麟儿,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看着翠儿用银剪子小心翼翼地修剪烛芯——自从那日发现袖口的蓝晶粉后,揽月轩里所有入口的食物、接触皮肤的衣物,都要经翠儿或常嬷嬷亲自查验,连烛台这种不起眼的物件,都要每日检查是否被动过手脚。
“姨娘,您瞧这霜,比昨日还厚些。”翠儿放下剪子,指着窗外的地面,“听雪轩那边的丫鬟说,潘姨娘今早还在院里散步,说是太医让多走动,有助于生产。”
沈月娥低头看着怀中熟睡的麟儿,小家伙的脸颊比刚出生时圆润了些,呼吸也平稳了许多,只是耳廓上那层细软的胎毛还没褪,透着几分脆弱。她轻轻用指腹蹭了蹭孩子的脸颊,心中却想起昨夜常嬷嬷偷偷来报的消息——王熙凤前几日调了四个心腹婆子去听雪轩,说是“加强守备”,实则是把听雪轩的外围都换成了自己人,连潘金莲身边伺候的小丫鬟,都要由这几个婆子“盯着”做事。
“王熙凤这是怕潘金莲背后的人动手?”沈月娥轻声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常嬷嬷当时坐在暗处,手里的铜手炉暖得发烫,声音压得极低:“二奶奶是怕邢夫人抢先拉拢潘姨娘,更怕潘姨娘生产时出岔子——毕竟潘姨娘背后是司礼监,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林府可担待不起。她还特意找了吴妈妈,让吴妈妈生产时多留意,若是有异常,第一时间跟她禀报,绝不能让旁人插手。”
沈月娥当时没说话,只觉得这深宅里的每一步都踩着算计。潘金莲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像一颗即将引爆的炸弹,邢夫人想借她制衡王熙凤,王熙凤想控住她防着意外,连老太太都每日让鸳鸯去听雪轩问安,生怕这桩“宫里沾边”的事出纰漏。
正想着,院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是平儿来了。她穿着一身豆绿色的比甲,手里捧着一个锦盒,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意:“月姨娘,二奶奶让我给您送些东西来——这是江南新贡的云锦,说是给麟儿做周岁礼服的;还有这盒人参膏,是太医特意配的,您产后身子虚,每日吃一勺,能补气血。”
沈月娥让翠儿接过锦盒,客气地谢了平儿,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平儿的袖口——那里沾着一点墨渍,像是刚处理完账目。“劳二奶奶费心了,也多谢平儿姑娘跑一趟。”她顿了顿,状似随意地问道,“听雪轩那边近日还好?潘姨娘的胎象还稳吗?”
平儿端起翠儿递来的茶,喝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潘姨娘胎象倒是稳,就是性子偏静,每日除了散步就是在屋里看书,二奶奶怕她闷得慌,还让人送了些话本过去。只是邢夫人那边,总爱往听雪轩跑,前日还送了一匣子东珠,说是给未出世的孩子做长命锁的,排场大得很。”
沈月娥心中了然——邢夫人这是在明着示好,想让潘金莲记着她的情分。而王熙凤送云锦、人参膏,既是拉拢她,也是在提醒她:麟儿的前程、她的地位,都攥在王熙凤手里。
平儿坐了片刻,又说了些安胎的注意事项,便起身告辞了。看着平儿离去的背影,沈月娥轻轻叹了口气——潘金莲的生产,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而她和麟儿,不过是这场战场边缘,随时可能被波及的棋子。
(二)
邢夫人往听雪轩送东珠的事,不出半日就传遍了内宅。当日下午,邢夫人便带着王善保家的去了荣安堂,说是给老太太送新晒的菊花,实则是想在老太太面前“敲打”王熙凤。
荣安堂的暖阁里,老太太正靠在铺着貂皮褥子的太师椅上,手里捻着一串沉香念珠,鸳鸯在旁边给她剥橘子。邢夫人一进门,就笑着上前:“老太太,您瞧我给您带什么来了——这是庄子上刚晒好的杭白菊,用冰糖煮水喝,清热明目,最适合这个季节了。”
老太太眼皮都没抬,只淡淡“嗯”了一声:“有心了,放下吧。”
邢夫人却没走,反而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状似无意地提起:“老太太,昨儿我去看潘姨娘,见她屋里的丫鬟都还是原来带来的,虽说机灵,可毕竟是外府来的,不懂咱们府里的规矩。如今潘姨娘临盆在即,身边伺候的人可得细心些,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咱们可没法向宫里的那位交代。”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王熙凤安排的人手不够,得让她邢夫人插人。
老太太捻念珠的手顿了一下,抬眼看向邢夫人:“凤哥儿不是已经派了四个婆子去听雪轩了?还有吴妈妈,是她亲自选的产婆,经验丰富,怎么会出差错?”
“话是这么说,可架不住人多手杂啊。”邢夫人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委屈,“昨儿我见听雪轩里负责煎药的婆子,竟是府里厨房刚调来的,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