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集:流言蜚语毁清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6集:流言蜚语毁清名(第1/2页)
    李娇儿那日坐在绮罗阁的梨花木椅上,指尖捻着茶盏边缘那圈淡青的釉色,说出口的话像浸了晨雾的棉絮,软乎乎地飘过来,却每一句都裹着细刺。“妹妹啊,这宅院里的风言风语最是没根由,可也最是磨人——前日我听厨房的张妈说,李瓶儿妹妹为了那只霁蓝釉的梅瓶,在自己院里哭了半宿呢,说那瓶子原是爷早年赏她的,怎么就到了妹妹你这儿?”她说话时眼尾扫过潘金莲手边的妆奁,那里面正摆着西门庆前几日刚送的赤金镶红宝石的钗子,“妹妹心善,可也得防着些,别让人把‘抢东西’的名头安在身上,毕竟……妹妹这出身,本就容易让人说闲话。”
    这番“善意”哪里是安慰,分明是把潘金莲的处境往亮处挑——她原是张大户家的丫鬟,后来嫁了武大郎,如今进了西门府做七姨太,这身份本就像无根的浮萍,风一吹就容易晃。潘金莲当时握着帕子的手紧了紧,帕角绣的并蒂莲都被捏得变了形,却还是强撑着笑:“多谢姐姐提醒,妹妹晓得了。”
    可李娇儿走后,那股子憋闷就像堵在喉咙口的棉团,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潘金莲看着满屋子被李瓶儿打砸后的狼藉,心口的厌恶一层叠一层往上涌。靠窗的那张梳妆台,镜面被砸出了一道裂纹,像冰面冻住的痕迹,她伸手摸了摸,指尖能触到裂纹边缘的粗糙,这镜子是她刚进府时,西门庆特意让人从苏州运来的,镜框上雕着缠枝莲,当时她还欢喜了好几天,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
    地上散落着不少瓷片,有她平日插鬓边的玉簪断了头,还有那只白瓷的描金茶杯,杯底印着“绮罗阁”三个字,是她特意让窑工烧的,现在杯身碎成了好几瓣,描金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像断了的金线。潘金莲蹲下身,伸手去捡那些瓷片,指尖被锋利的边缘划了一下,细小的血珠立刻渗了出来,滴在瓷片上,红得刺眼。她却像没感觉到疼似的,依旧一片一片地捡,嘴里低声念叨:“凭什么……凭什么你李瓶儿能来我这儿撒野?”
    捡完瓷片,她又去擦被李瓶儿带来的婆子踩过的地面。那婆子当时穿着黑布的绣鞋,鞋底沾着泥,在青石板地上踩出了几个黑印,像补丁似的难看。潘金莲拎着铜盆,里面盛着刚烧好的热水,水里撒了些皂角粉,泡沫浮在水面上,泛着淡淡的皂角香。她拿着布巾,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擦,从门口擦到窗边,每擦一下,就像在抹掉一层屈辱。布巾换了三次,水凉了又重新换热的,直到青石板地恢复了原本的青灰色,连一丝泥印都看不见,她才站起身,腰却酸得直不起来。
    她以为,把这些看得见的痕迹擦掉,心里的堵闷能少些。可她很快就发现,有些东西,比地上的泥印难擦多了——那是藏在人眼里、嘴里的异样,像细尘似的,不知不觉就飘满了整个绮罗阁。
    最先露出端倪的,是院里的两个小丫鬟:春桃和秋红。
    春桃今年十五岁,是潘金莲进府后亲手挑的,手巧,会梳各式各样的发髻,平日里给潘金莲梳头时,总爱叽叽喳喳地说些府里的新鲜事,比如“厨房今日做了桃花糕,甜得很”,或是“前院的小厮们在斗蛐蛐,赢了的得了爷赏的碎银子”。秋红比春桃小一岁,性子文静些,却也周到,每天早上都会把潘金莲的衣服熨得平平整整,连衣角的褶皱都不会有。
    可这两日,这两个丫鬟像变了个人似的。
    那日早上,潘金莲刚醒,叫了声“春桃”,半天没人应。她披了衣服坐起来,看到春桃端着铜盆进来,头埋得低低的,不敢看她。潘金莲让她梳头,春桃拿起梳子,手却一直在抖,梳齿扯到潘金莲的头发,疼得她“嘶”了一声。换作平时,春桃早就慌着道歉了,可这次,春桃只是飞快地说了句“奴婢不是故意的”,就赶紧低下头,继续梳头,梳子在头发上划得飞快,像是在赶什么活。
    潘金莲看着镜中的春桃,她的耳朵尖红红的,手指绞着梳子的木柄,指节都泛了白。潘金莲心里纳闷,问她:“怎么了?是不是府里有人欺负你了?”
    春桃的身子猛地一僵,手里的梳子差点掉在地上。她赶紧稳住,摇着头说:“没……没有,姨娘,没人欺负奴婢。”她的声音细细的,像蚊子叫,目光一直盯着潘金莲的发尾,不敢往上看。
    到了中午,秋红送来饭菜。食盒打开,里面只有一盘炒青菜、一碗糙米饭,还有一小碟咸菜。潘金莲愣了愣——往日里,她的午饭至少是四菜一汤,有鱼有肉,有时候西门庆还会特意让厨房给她做些她爱吃的点心。她皱着眉问秋红:“今日的菜怎么这么简单?厨房那边没弄错吗?”
    秋红站在门口,双手放在身侧,手指抠着衣角,小声说:“厨房……厨房的王妈说,姨娘近日胃口不好,吃些清淡的好消化。”
    “胃口不好?”潘金莲冷笑一声,“我昨日还吃了两碗红烧肉,怎么今日就胃口不好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