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3章 人权与法治的火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43章人权与法治的火花(第1/2页)
    那股混杂着暴戾的困惑,如同实质的阴云,笼罩在奉天殿的每一个角落。毛骧感觉自己像是被钉在地上的标本,承受着帝王视线的解剖。
    就在这凝固到几乎能听见心跳声的死寂中,那片刚刚暗下去,悬浮在殿宇上空的天幕,毫无征兆地,再次亮了起来。
    不是先前那种喧嚣夺目的光亮,而是一种柔和的,带着些许暖意的微光,像是在黑夜里点燃的一盏书灯。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抬起了头。
    朱元璋那句“是谁,在编排咱”的余音仿佛还在梁柱间回荡,他脸上的狰狞尚未完全褪去,便被这道光映出了一瞬间的错愕。
    他以为结束了。
    所有人都以为结束了。
    可这东西,它又回来了。
    就像一个讲完故事却意犹未尽的说书人,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始一段出人意料的评述。
    天幕上,先前那些卡通小人、血腥场面全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纯净的深蓝色背景,几行白色的文字缓缓浮现。
    一道平和、沉稳的男声随之响起,这声音与之前那个跳脱活泼的语调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学堂里老先生讲经般的庄重。
    “我们之所以回顾这些残酷的刑罚,并非为了猎奇。”
    “而是为了理解,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出了那个以暴制暴的时代,并试图建立一个更文明的秩序。”
    声音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清晰地送入众人耳中。
    大唐。
    太极宫内,李世民眉头微蹙。他身旁的魏征,那张素来如同古井般波澜不惊的脸上,也显露出一丝专注。
    走出野蛮?
    难道后世之人,已不再使用这些刑罚了?那如何威慑宵小,如何惩治奸恶。
    天幕上的声音继续。
    “这一切的起点,是一个观念的诞生。”
    画面上,深蓝色的背景中,一粒光点亮起,然后慢慢幻化成一个抽象的、站立的人形轮廓。
    “人,生而为人,其基本的尊严与权利,不应被肆意践踏。”
    “哪怕,他是一个罪人。”
    轰。
    这句话,不像雷霆,更像是一股无声的巨浪,瞬间冲垮了无数人脑海中那座名为“常识”的堤坝。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靠在龙椅上,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下意识地重复着那几个陌生的词。
    “权利?尊严?”
    罪人,还谈什么尊严。
    罪人就是罪人,是社稷的蛀虫,是咱江山的敌人。剥皮揎草,凌迟处死,就是要让他们在无尽的痛苦中忏悔,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看看,与咱作对的下场。
    这天幕,到底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他的第一个念头是荒谬,第二个念头,便是更加深沉的警惕。
    这比刚才的戏耍更可怕。
    戏耍只是羞辱他个人,而这句话,是在挖他皇权的根。
    如果罪犯的尊严都不能践踏,那他这个皇帝的威严又置于何地。
    天幕之上,弹幕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但这一次,没有了插科打诨,所有留下文字的人,都像是被这番言论惊得失去了言语组织能力。
    【秦·李斯:荒唐至极。法之要义,在于使民畏死,如此,则无人敢犯法。若罪犯尚有权利,国法何存?】
    【汉·刘彻:罪人便是罪人,朕杀之剐之,皆是天恩。何来权利一说?】
    【明·朱棣:说得好听,若今日放过一个罪人,明日他便可能杀害十个良民。这所谓的权利,到底是保了谁?】
    帝王们的反应出奇地一致,皆是斥之为无稽之谈。
    然而,在另一些人的心中,这番话却激起了完全不同的波澜。
    大唐。
    魏征看着天幕,眼神中是前所未有的挣扎与思索。
    作为谏臣,他一生都在与皇权周旋,试图将那头名为“权力”的猛兽关进制度的笼子。他所依据的,是圣人经典,是祖宗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43章人权与法治的火花(第2/2页)
    可天幕上这个“权利”的说法,却为他打开了一扇从未想象过的门。
    法律,不仅仅是君王统治臣民的工具,它……它似乎还应该保护臣民,去对抗……对抗来自君王的践踏?
    这个念头太大逆不道,以至于刚一冒出来,就让魏征自己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在天幕上打出了一行字。
    【唐·魏征:法之所设,非为一人,乃为天下。然,若罪犯之权亦需维护,何以彰显国法之威?此问,困惑。】
    他的问题,很快得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回应。
    大宋,开封府。
    包拯正坐在公堂之上,一身官服,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