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章 郑和与哥伦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36章郑和与哥伦布(第1/2页)
    林野瘫在椅子上,感觉自己像是刚指挥完一场跨越时空的集团军作战。
    手机屏幕上,各个历史论坛和视频评论区已经炸开了锅。
    “寻宝总动员啊这是,秦皇汉武唐宗,全都疯了。”
    “我赌五毛,第一个找到的是汉武帝,那哥们为了汗血马能把西域捅个对穿,为了吃的还不得把地球给掀了。”
    “楼上别闹,大明有现成的舰队啊,朱棣那会儿郑和刚出海吧?近水楼台先得月。”
    看着这些评论,林野有点头大。
    他意识到一个问题,他只告诉了他们“有什么”,却没告诉他们“在哪里”。
    这帮古代大佬的执行力太强,万一把自家地盘翻个底朝天,啥也没找到,那乐子就大了。
    不行,得给点方向性的指导。
    不能让他们在国内瞎折腾,得让他们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林野打开视频软件,手指在搜索框里敲敲打打。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探索”。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一个标题上。
    【巨舰与小舟:当郑和的宝船舰队,遇到哥伦布的探险队】
    就这个了。
    林野点了播放,身体重新靠回椅背,换了个舒服的姿势。
    视频开始了。
    这一次,天幕没有立刻出现画面,而是先传来了一阵雄浑壮阔的鼓声,伴随着海浪拍击的巨响。
    这声音仿佛来自天际,传遍了每一个时空。
    咸阳宫里,刚刚分派完任务的嬴政,抬头望向天空,眉头微皱。
    太极殿中,李世民和他的大臣们也停下了激动的讨论,侧耳倾听。
    奉天殿内,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同时感到了某种莫名的熟悉与心悸。
    这声音,是大海。
    紧接着,画面亮起。
    无垠的蔚蓝大海上,一支庞大到令人窒息的舰队,正乘风破浪。
    为首的,是一艘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巨船。
    它如同一座移动的海上宫殿,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甲板宽阔得足以让骑兵并排策马。九根巨大的桅杆,悬挂着遮天蔽日的云帆。
    在这艘巨舰的身后,是数百艘大小不一的战船、马船、粮船、水船,密密麻麻,旌旗招展,形成了一片移动的钢铁森林。
    天幕下方,一行清晰的注解浮现。
    【大明,永乐年间,郑和宝船舰队】
    【主舰:长约150米,宽约60米】
    【船队规模:大小船只二百余艘,总人数两万七千余人】
    轰。
    大明宫中,朱棣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他猛地站起身,死死盯着天幕,身体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是……是我的船。”
    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骄傲。
    “是我的舰队。”
    一旁的朱元璋也看傻了。
    他知道老四喜欢搞大场面,可他从没想过,能大到这种地步。
    这哪里是船队,这分明是把一座城池给搬到了海上。
    “这……这得花多少银子……”
    老朱下意识地嘀咕了一句,但很快,这点心疼就被画面带来的巨大震撼所取代。
    画面流转,展示着这支无敌舰队的日常。
    士兵们在甲板上操练,阵列森严。
    水手们熟练地操控着巨大的船帆和缆绳。
    船舱内,不仅有充足的粮草淡水,甚至还有专门的菜圃和猪圈,实现了远洋航行的自给自足。
    视频的旁白声音平静而有力。
    “这是一支代表着当时世界最顶级航海技术与国力的舰队。它的使命,不是征服与掠夺,而是宣扬国威,勘测航路,发展勘合贸易,以及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他们七下西洋,航迹遍布三十余国,最远抵达东非沿岸,带去了精美的瓷器与丝绸,也带回了异域的香料与珍宝,比如长颈鹿,时人称之为‘麒麟’。”
    朱棣的胸膛剧烈起伏,脸庞涨得通红。
    麒麟,他记得,他当然记得。
    当那头温顺的异兽被牵入奉天殿时,满朝文武山呼万岁的场景,是他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之一。
    天幕上的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在他的心上,让他感到无与伦比的自豪。
    然而,就在此时,画面一转。
    蔚蓝的大海依旧,但海面上的船,却显得寒酸无比。
    只有三艘小小的木制帆船,最大的那一艘,长度甚至不到宝船的五分之一。
    船身破旧,风帆上满是补丁,仿佛随时会在风浪中散架。
    【1492年,西班牙,哥伦布探险队】
    【旗舰:圣玛利亚号,长约24米】
    【船队规模:三艘船,总人数约九十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