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八十五章四个兜的军装(第1/2页)
分田到户后,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了中央政策的支持,再也不用担心受怕,可以放下包袱,甩开膀子干了。
自家的田该种什么?什么时候种?怎么种?什么时候施肥灌水?等等,全由自己做主,家家户户早早就开始琢磨、盘算,都有一本自己的账,村民们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小麦播种时,有好几户人家选用了玉兰引进的扬麦3号新品种,还请她帮助指导。
春节后,彩云开始琢磨水稻种子问题,不久前她听说有一个新品种,一下子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她翻开笔记本,才知道是国际26号。
彩云有一个习惯,就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要用笔记本记下来。
但她不知道哪里能买到这种种子,后来,她从公社农技员那里得知,县里有个种子公司,可以到那里去看看。
还好,县种子公司刚引进这种种子,她买了五十斤,准备试种。
一天晚上,彩云梦见玉军穿着四个兜的军装回家探亲,她一下子从梦中笑醒了,细一琢磨,原来是一场美梦。
巧合的是,玉军在部队刚刚参加了提干考试,而且考得特别好,自我感觉提干的事是板上钉钉子—没跑。
两个月前,即一九八○年年底,总参、总政、总后联合印发了《关于经过院校培训提拔干部的规定》,明确要求:实行经过院校培训提拔干部制度,未经院校培训不能提拔为干部。
为了解决一些遗留问题,玉军所在医院的上级单位,即军区后勤部第九分部,经请示上级同意,决定以考试的形式,从优秀士兵中直接提拔一批干部,这也是最后一次直接提干。所以,指标控制得很严,玉强所在的医院只给了四个考生名额,好在杨振魁已经当上了医院的政委,他才有机会参加了这次考试。
医院的原政委退休,杨振魁由政治处主任直接提拔为医院的政委,这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外,也得益于他岳父的影响。
杨政委觉得这几年,玉军的高考补习工作帮了他很多忙,而且嘴很严,人很稳重,又是一个县的老乡,用着放心,舍不得放他走。所以,一直没让他参加高考,想等时机成熟后直接提干,把他放在自己身边。
面对部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大改革,杨政委觉得必须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让玉军参加考试,否则对不起他。
全分部共有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提干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政治和数学各一百分,物理和化学共一百分,满分为四百分。
考试结束后,玉军本想给家里写封信,告诉母亲这个喜讯,但他又觉得不踏实,为了稳妥,决定等一等再说。
玉军苦苦等了一个多月,始终没有考试成绩和任命的消息,正当他处在焦急等待之际,突然接到大志叔叔的电话:“玉军啊,听说这次考试提干,只提部队干部子女,你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玉军听了,一下子懵了,过了半天才应了一声:“是吗?”
“没错,分部已将方案报到后勤政治部了,估计很快就有结果,得到这个消息,我和你婶子都很着急。你婶子听部长夫人说,天元法院要招一名书记员,今上午她们找到法院领导,听说你是军人,又是党员,院领导表示愿意接受你,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让我再考虑考虑,行吗?”玉军觉得一下子难以答复,他需要慎重考虑一下。
“行,想好了,尽快来电。”
“好的。”
晚上,玉军彻夜不眠,他躺在床上,想了很多。觉得大志叔和婶子,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他、帮助他,心里感到非常的温暖和感动。如果选择这条路,马上就能成为燕北市户口,还有一个很体面的工作,相信大志叔和婶子都会很高兴,因为他们一直都希望自己能留在他们身边。
他相信母亲也会非常高兴,一个穷苦的农家孩子,一跃成为一个大城市的工作人员,而且还是吃官饭的,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他觉得自己的前途不能全靠别人来铺垫,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这样的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他太喜欢部队的生活,实在不愿离开这里,他觉得如果这次提干不成,政委也许能给他一次考军校的机会。实在不行,复员回地方也可以参加高考。总之,自己有这个文化基础,总会有办法。
为了避免后悔,他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未来,放弃这份工作,大志叔也对他的选择表示理解和支持。
五月中旬的一天下午,玉军去科室修器械回来,江技师告诉他,杨政委找他,让他过去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八十五章四个兜的军装(第2/2页)
玉军来到杨政委办公室,见他非常